萬眾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鏖戰正酣。奧運健兒突破極限、挑戰自我,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運動員們都以他們精彩表現展現了體育精神之美。
什么是奧林匹克精神?它生于競技,卻高于競技。它是更快、更高、更強,也是跨越國家和地區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愛與和平的力量在困難面前的永不屈服。正是奧林匹克精神很好地詮釋了體育對于人類的意義,讓奧運會成為全球最高榮譽賽事,受到世人的矚目。
一直以來,任何競技體育運動,都是力與美的展現,是人類品格中堅毅美好的載體,有的是鏗鏘有力,有的是空靈敏捷,有的是力竭時的永不放棄,有的是極限中的堅韌不拔。“更快、更高、更強”的自我挑戰精神成為每一位運動員的信念。
在歷屆奧運賽場上,總有運動員不斷挑戰人類極限。他們以非凡的勇氣,直面挑戰失敗所帶來的各種后果,去嘗試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難度。我們振奮于初出茅廬的小將谷愛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決賽上,驚天一躍,挑戰了從未在雪上完成的1620;我們驚嘆于僅僅開賽4天,奧運健兒們就在“冰絲帶”四破奧運紀錄。他們的成功再一次刷新了人類的高度,展現了無限可能。
但挑戰就意味著風險,意味著失敗,在追求那極致的瞬間時,帶來的并不總是甘甜。日本冰上花滑選手羽生結弦,作為兩屆冬奧會冠軍,榮譽滿身,也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將阿克塞爾四周跳這一花滑最高難度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發起一次次挑戰。對于觀眾來說,羽生結弦的挑戰比冠軍更有意義,無論成敗,全人類都會為之喝彩,同時也會對下一個挑戰超越自己的選手充滿期待。
突破是人類刻進骨子里的不屈性格,縱使比賽有勝負,但奧林匹克精神從來不止于輸贏。正如新奧林匹克格言中所說的,這是一場讓人們“更團結”的體育盛宴。奧運賽場上外籍教練助力中國軍團頻創佳績,中國教練“海外交流”日漸成為常態。體育是一種雙向的互動,無論是教練還是運動員,即便彼此是對手也都是戰勝自我這條賽道上的伙伴。
盡管這些偉大的運動員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但他們都有著同一個身份——奧林匹克精神的踐行者。他們用自身詮釋了競技體育所代表的最樸素的運動精神,這正是奧林匹克精神的要義,遠比金牌來得更珍貴。
奧林匹克精神為何深入人心?
那是因為“在太陽融化我們翅膀上的蠟之前,看看我們可以飛多高”。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