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其實現在,傳統產業的變化除了體現在生產方式、結構和技術方面,還深刻地發生在人們的理念層面。就拿鋼鐵行業來說,現在全國有94家鋼鐵企業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綠色工廠”,其中有不少企業都被文旅部門認定,掛牌成為3A級旅游景區。當傳統產業變得智能、綠色、環保后,在這種由內而外的變化當中以往從事傳統產業的人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正在給游客們介紹水泥歷史的講解員叫何佳麗,她所在的水泥博物館位于石家莊市鹿泉區東焦村的金隅鼎鑫水泥公司。每天面對來來往往的游客,她聽到最多的反饋是游客們那意想不到的驚嘆。
每次聽到游客們的感嘆,何佳麗都會會心一笑,因為對于從小在東焦村這個被稱為“水泥窩子”的村子長大的她來說,幾年前她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夠這么干凈整潔。
以前的村子雖然粉塵漫天,但常年與水泥打交道的村民都已經習以為常,所以,2009年,何佳麗畢業后來到了家附近的金隅鼎鑫水泥公司,成為了一名司泵員。
慢慢轉變的不只是環境,隨著水泥企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何佳麗的崗位被取消,她和其他工人一樣開始轉崗分流。也是在那一年,企業在鹿泉區打造全域旅游的大潮中開始試水工業旅游,建起了水泥博物館并對外開放,一直喜歡導游行業的何佳麗憑借自己的努力順利轉型,成為了一名講解員。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講解員 何佳麗:水泥廠里搞旅游,在全國我們應該是第一家。我感覺不光是我,就是每個職工可能都會感到廠子越來越漂亮了,以前我們出去旅游,現在都來我們這兒旅游。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