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奧運圣火傳遞,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總臺記者王小節曾經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之一,昨天(2月2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接力首日的傳遞活動舉行,而她也是再一次加入到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的隊伍當中。
2008年,在火炬實驗室,我成為第一個點燃“祥云”火炬的記者,小小的火苗燃起的是無數中國人的奧運夢想。在珠峰,我與電視直播團隊一起見證了火炬登頂世界之巔。驕傲、自豪、感動和淚水,那激動人心的一幕至今難忘。從2008到2022,我先后兩次參與奧運報道,兩次作為火炬手傳遞奧運圣火,這是偉大時代賦予我的機遇。從2008到2022,中國在世界的矚目下,昂首闊步向前奔跑,接力傳承的奧運圣火映襯著14億中國人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
大年初二,陽光明媚。在上午的傳遞中有我兩位老朋友,雙奧導演張藝謀和雙奧設計師李興鋼,興鋼曾主持了鳥巢的設計工作,也是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總設計師。而我是雙奧記者,更巧的是,我們三個雙奧人也是奧森公園這一站火炬接力中的最后三棒火炬手。
手握“飛揚”火炬向前奔跑的這一刻,激動的心情是那么熟悉,14年前的奧運記憶再次浮現在眼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奧運記者我回到了祖籍河北,在西柏坡參與了火炬傳遞。我的上一棒火炬手是一位健身操指導員,在接力火炬時,她還專門設計了一組特別的動作。在神圣、莊嚴的火炬傳遞中,我見證了奧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和傳承。而更加難忘的是,2008年5月“祥云”火炬成功登頂珠峰的歷史時刻,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奧運圣火帶到地球“第三極”。
我和轉播團隊一起對此次登頂的全過程進行了報道,從世界最高峰傳送高清信號,這在當時也創下了世界電視史上的新紀錄。
完成火炬傳遞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團隊當中,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我還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祥云”火炬,大家爭先恐后與“祥云”和“飛揚”火炬合影,歡呼雀躍。
雖然是春節假期,但是大伙兒都忙碌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摩拳擦掌。看著他們對冬奧的興奮和期待的模樣,仿佛看到了14年前剛剛抵達珠峰的自己。當時在珠峰報道火炬傳遞時還是高清信號,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5G+8K”轉播。從2008到2022,從“祥云”到“飛揚”,從央視到總臺,從“奧運來了”到“冬奧來了”,流轉的是時光,不變的是追求新聞理想的初心和對事業無悔付出的執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