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廟貝村,細心的村民們每天下午3點左右,都會看到一輛標有繁體字“區泰記”的粵港兩地大貨車經過。出深圳文錦渡口岸,過虎門大橋,下珠三角環線高速,穿過綠油油的香蕉地或甘蔗林,大貨車總是風雨無阻地準時來到東升農業集團總部——東升農場。
1月31日,這輛車中午時分就到了。
南沙東升農場面積超過5000畝,主要種植菜心、生菜、上海青等有機蔬菜,主要銷售終端為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大型商超,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
為了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市民除夕吃上新鮮干凈的蔬菜,東升農場的員工們堅守崗位,香港籍司機李生31日特地提前兩個小時從家里出發,就是為了能趕在大家做年夜飯前把“放心菜”運回香港。
“昨天就接了60余噸的訂單,主要來自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一直忙到凌晨4點后才休息。”農場總經理區志榮說,“為了讓大灣區同胞盡快吃上我們的‘放心菜’,值得。”
來到偌大的加工配送中心,記者換上防護衣和衛生鞋套往里走,只見有機蔬菜加工配送、新零售蔬菜加工配送等六大專業車間有序排列;舉目望去,紅艷艷的燈籠椒、綠油油的生菜、手臂粗的蓮藕等五六十樣菜蔬瓜果,琳瑯滿目;數十名穿著草綠色圍裙制服的工作人員正麻利地忙碌著,裝卸、分揀、稱重、裝箱、打包、貼碼……
“我們集團有5萬多畝種植基地,其他合作產地也都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已堅持有機種植18個年頭,也早已建立起嚴格完整的食品安全體系。”副總經理范梅紅用手機掃描墻上的二維碼,點擊“黃秋葵”,它的產地、日期、質檢員姓名等信息一目了然。
路過供港蔬菜加工配送車間,記者感到一陣涼意,原來蔬菜對作業空間有特殊要求——必須保持在恒溫5攝氏度。湊近一個裝滿紅蔥的泡沫箱,可以看到香港的詳細收貨地址。“現在都是提前預訂+送貨上門。”區志榮介紹。
農場嚴把防疫關,專門設立粵港跨境貨物作業點,即辟出獨立的裝卸區、休息區和衛生間,實行圍蔽管理,供跨境車輛和司機安全快捷作業。下午兩點多,大貨車差不多消毒、裝貨、檢驗完畢。李生休息了一會兒,準備出發。
“今天這趟蔬菜,有近50個品種、30多噸,主要是供給香港的超市、餐飲連鎖店、農批市場等終端。”李生說,工作雖然辛苦,但很有意義,自己作為香港市民,也一直從中受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