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我們都實現了正增長,特別是2020年,我們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兩年平均增長5.1%,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抵御住了沖擊,沒有造成嚴重的失速?!?/p>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1年GDP(國內生產總值)數據,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發布會后,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司長呂峰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采訪時作出上述分析。
展望2022,呂峰提到,從2021年第四季度,特別是11月、12月的數據來看,經濟已有兩個“小趨勢”的改善跡象——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兩個月回落,說明保供穩價的政策持續顯效發力;投資回落幅度逐步收窄,12月新開工項目也有明顯增加?!白钇鸫a,四季度的經濟表現不遜于三季度。從這些跡象來看,2022年有希望取得一個比較平穩的開局?!?/p>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家劉元春判斷,2022年中國經濟會走出“最艱難的時刻”,呈現出“前低后穩”的態勢。他笑稱,預測很艱難,但也很重要,“雖然不能照亮所有前程,但它能指明大家的方向”。
“一季度的壓力依然很大”,劉元春告訴央視新聞《相對論》,雖然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有所回升,但還是相對疲軟。第二季度,中國經濟面對著美聯儲加息和疫情的挑戰。不過,他認為,進入三四季度,預計會相對平穩,“總體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實施手段”。
劉元春補充說,2022年中國經濟穩定的核心力量有三——2021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起到了穩定預期的強勁效果,是短期經濟穩定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同時,會議把“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作為核心,相應舉措能對目前經濟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這三重壓力進行對沖;此外,中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在加速,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