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296塊補丁照見奮斗征程(微觀)

2022-01-13 11:44: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珍藏著一件褪了色的軍大衣,它是國家一級革命文物。大衣已經洗得發白,衣袖也因為一層又一層的補丁而變得僵硬。展開大衣,綠的、紅的、藍的、灰的……大大小小的補丁足足有296塊,原有的羊皮里子多已看不出來。296塊補丁,無聲講述著一代代屯墾人扎根邊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動人詩篇。

  飽經滄桑的軍大衣,印刻下時間的痕跡,也映照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1954年,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拉開了新中國屯墾戍邊歷史偉業的序幕。一批又一批軍墾戰士從祖國各地來到新疆,在“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的戈壁荒原上開墾耕種。除了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戰士們還要克服異常艱苦的生產生活條件。屯墾伊始,農具不足,就用舊兵器打造;缺乏耕畜,就肩拉鐵犁,手掄“砍土曼”(一種形似鋤頭的農具);沒有油和柴,就用鹽水摻著苞谷面湊合吃……為了節約資金用于生產建設,軍墾戰士們從不主動要求領取新軍裝,而是把已經磨爛的軍裝縫了又縫、補了又補。一個個補丁,濃縮的是一段戰天斗地的奮斗史,是那段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

  “戈壁驚開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濤。”正是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兵團人屯墾戍邊,成為鞏固邊防、開發新疆的生力軍。正是靠著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精神,幾代兵團人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發展奇跡:新疆每3畝耕地中有1畝是兵團開墾的;新疆糧食產量的19.9%、油料產量的30%、甜菜產量的44.5%來自于兵團;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在兵團,兵團棉花單產多年保持全國紀錄……曾經的披荊斬棘,換來了今天的黃沙披綠、稻麥飄香、果樹成行、銀棉如山。一座座現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是一代代屯墾人在瀚海戈壁鋪展的壯美畫卷。在幾代人的接續奮斗中,褪色的是一件件衣裳,成就的是天山南北的美好生活。

  一件軍大衣,見證了精神的傳承?!包S棉襖我的寶,春夏秋冬離不了,冬天穿它擋寒冷,夏天帶它鋪地隔濕潮?!泵鎸η皝韰⒂^的游客,80多歲的胡有才回憶起當年戰士們編的一段話。作為最早一批參加新疆生產建設的戰士,胡有才退休后又當起了軍墾故事講解員。一件件紅色文物穿越時空、一個個真實故事引人入勝,讓參觀者對那段歷史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通過一代代講解員的接力講述,紅色的種子在越來越多人心中生根發芽。

  “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詩人艾青這樣禮贊兵團人創造的人間奇跡。把戈壁變成良田,把荒漠變成綠洲,這奇跡里,有豐富的物質財富,也有寶貴的精神財富。奮進新征程,從打著296塊補丁的軍大衣中汲取精神給養,這片廣袤的土地定能孕育新的更大奇跡。

編輯:張寒冰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佛学| 澄江县| 思南县| 铁力市| 开鲁县| 汕尾市| 南投县| 石家庄市| 那坡县| 开江县| 泾源县| 金坛市| 卢湾区| 南陵县| 瓦房店市| 巴马| 建宁县| 大庆市| 罗江县| 博客| 济阳县| 波密县| 许昌市| 景洪市| 贵定县| 松潘县| 盐津县| 哈巴河县| 青阳县| 丘北县| 醴陵市| 耒阳市| 会昌县| 张家口市| 漾濞| 武义县| 夏河县| 虞城县| 山东省|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