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雜技再傳捷報!在重慶閉幕的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上,滄州雜技團聯合兩所院校創排的雜技《龍躍神州——中幡》,斬獲第十八屆文華節目獎。這枚分量十足的獎項,不僅印證了滄州雜技的深厚底蘊,更彰顯了河北舞臺藝術的強勁實力。
說到中幡這門古老藝術,可是大有來頭,它源于晉朝軍中,到了清代已成為慶典走會的必備項目。中幡表演時,藝人們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竿頂的纓絡寶蓋五彩繽紛、鈴聲悅耳。而《龍躍神州——中幡》則在繼承中幡基本形式和技巧的基礎上,在道具、音樂、燈光等各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升級,最終呈現出兼具傳統神韻與現代審美的原創雜技節目。
《龍躍神州——中幡》的成功,就在于將老技藝玩出了新花樣。創作團隊秉持“文活武演”理念,巧妙融入京劇元素、古典舞與武術動作特點,并大幅增加翻、轉、騰、傳、頂等高難度技巧,使表演剛柔并濟、驚險紛呈,極具觀賞性。就拿節目里10多個高難度原創動作來說,“拋幡前空翻頭接”“腳掛中幡側空翻拋接” 等技巧,把整齊精準和靈活敏捷演繹到淋漓盡致。2023年登上春晚、獲中國雜技金菊獎的經歷更加印證了其受歡迎程度。
此外,技術升級也是這門古老技藝煥發新生的重要一環。道具上將鋁制幡桿升級為鈦金屬材質,硬度與穩定性倍增;音樂上融合京劇鑼鼓與現代交響,節奏張弛有度。
從坊間廟會到世界舞臺,這根中幡不僅夾雜著河北雜技人的汗水和付出,更承載著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燦爛文化。下次有機會,您可得親自看一場精彩的中幡雜技哦。
文 案:韓彤鶴
配 音:郭雅雯
后 期:韓彤鶴
海 報:韓彤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