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2000多家管道制造企業的滄州鹽山,曾深陷大而不強、同質競爭的發展困境。以科技為引領,當地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帶動產業整體提升。日前,鹽山管道裝備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集群名單。《一線經濟觀察》,今天就讓我們從鹽山的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解碼特色產業集群的突圍之路。
走進河北海乾威鋼管有限公司,一批即將發往墨西哥的焊管格外搶眼。這批產品對抗腐蝕性和強度的要求近乎苛刻,在這樣的鋼板上進行無縫焊接,難度堪比"在雞蛋上跳舞"。
河北海乾威鋼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郭建:
首先鋼板的雜質要求非常小,磷硫含量幾乎是控制到0.002%以下,那么相當于它就幾乎沒有雜質。
采用成型及雙面埋弧焊技術,用相控陣超聲波檢測替代傳統超聲波檢測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保證了這筆國際訂單完美交付。技術的突破為海乾威贏得了市場,更提升了中國制造國際聲譽。而將這份突破,放在鹽山管道產業集群的大背景下審視,似乎更具深意。2000多家管道企業,曾讓鹽山成為全國聞名的管道裝備產業基地,但低端、同質化的競爭,也一度讓整個集群陷入瓶頸。是繼續內卷,還是向上突圍?海乾威的選擇是避開低端的紅海市場,瞄準高端、彎道超車!
河北海乾威鋼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勝勇:
我們很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要想繼續發展,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向科技要生產力,要競爭力,因此我們克服了巨大的資金壓力,也要向高端管道領域轉型。
但創新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個個技術屏障橫亙在企業面前。而此時,政府的精準助力,成為企業突破困境的重要推手。
滄州鹽山縣科技工信和商務局一級主任科員 盧桂敏:
通過三次對接吧,與燕山大學跟海乾威達成的合作,成立的清潔能源管道制造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為企業破解的技術難題是6項。
政府部門不僅牽頭為海乾威搭建了產學研合作平臺,還幫助企業爭取資金。從共享智造、數字化賦能到組織海外參展,一路保駕護航;海乾威高歌猛進組建專業研發團隊、建成國家級檢測中心,攻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瓶頸。
河北海乾威鋼管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貴良:
我們每年投入到研發費用的資金大概都有2000多萬,研發了一些個比較新的領域新的應用場景的一些特殊的產品,而且產品的附加值也有了大幅的提高。
如今的海乾威已擁有29項國家專利,產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營業收入從去年的5億元預計增長至今年年底8億元。而這一家企業的突破,能否推動整個集群的突圍?海乾威的實踐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滄州鹽山縣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外經貿工作負責人 霍志陽:
海乾威這一家龍頭企業,就直接帶動了我們下游18家企業,涉及機械配件、電氣自動化、數字化工廠等門類。我們還有30家這樣的龍頭企業,帶動著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不僅如此,近年來,當海乾威這樣的龍頭企業不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成功拿下大筆國際訂單的同時,它提升的不僅是自身的競爭力,更向其他企業展示了高端市場的潛力,倒逼著整個產業集群。
河北匯中管道裝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 孟建濤:
跟行業龍頭企業對比 我們的思路也打開了,專利產品為我們打開了市場。
河北匯中管道裝備有限公司運營中心主任 李愛青:
和國內的高校共同組建了產學研研發團隊,目前正在研制的厚壁合金鋼管。
河北滄海核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 韓麗學:
我們針對輸氫彎管和管道,專門組建了一個20人的研發團隊,預計增加年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如今,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在鹽山管道產業集群中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截止到目前,鹽山管道裝備制造業實現營收227億元,同比增長9.2%,全縣創新能力從C類躍升到A類水平,今年上半年規上企業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眼下,這個曾經的"低端管道超市"正在實現向"高端管道制造基地"的華麗轉身。
鹽山縣副縣長 唐國偉:
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我們通過管道部件研究院,科技特派團等,針對企業的共性和特性的難點、問題進行逐一梳理,給企業切切實實解決難題。(我們)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創新,同時讓企業在創新中得到實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