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的“活力細胞”,其發展質量直接關系地方經濟韌性與潛力。
今年以來,河北聚焦107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痛點,以“一集群一對策”實現省級以上檢驗檢測機構全覆蓋。這項舉措并非簡單的機構鋪設,而是推動檢驗檢測資源全面優化重組與精準下沉,以質量提升撬動產業生態重構,為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8月15日,河北省智能機器人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設備。
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建設路徑。長期以來,檢驗檢測資源分布不均、企業送檢成本高企、技術標準銜接不暢等問題,成為制約產業躍升的“阿喀琉斯之踵”。對此,河北不走“一刀切”的建設老路,而是探索出四條差異化路徑:32個集群由省直機構直接下沉,讓權威技術直抵產業腹地;29個集群依托地方政府新建機構,填補區域檢測空白;28個集群激活龍頭企業實驗室社會化服務,盤活存量資源;18個集群通過就近輻射延伸,擴大服務半徑。四種方式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原則,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兼顧權威性與便利性、專業性與經濟性,成功破解了全覆蓋難題。
供需匹配,構建高效能服務網絡。“全覆蓋”絕非“擺樣子”,核心在于服務能力與產業需求的“真匹配”。107個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涵蓋裝備制造、食品醫藥、鋼鐵等9個產業大類,河北針對不同集群的產品特性、質量標準與市場需求,量身打造檢驗檢測機構,確保服務供給“對口”“解渴”。此舉有效避免了資源錯配和服務空轉,讓檢驗檢測資源能夠直接作用于產業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顯著提升了服務的投入產出比。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初,全省共有國家質檢中心23家、省級質檢中心81家、資質認定獲證檢驗檢測機構2554家,檢驗檢測從業人員7.23萬人,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為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提供了堅實的質量服務支撐。
賦能產業,助推全鏈條優化升級。檢驗檢測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上。全覆蓋工作的完成,推動檢驗檢測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賦能,為河北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帶來多重利好——產品質量得以提升,幫助企業及時改進產品質量問題,確保符合乃至超越國家、行業標準,大幅增強市場競爭力;企業成本得以降低,無需遠赴外地送檢,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入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區域品牌信譽得以強化,統一、高水平的檢驗檢測有效提升集群整體質量形象,助力贏得更廣闊市場空間。從研發到生產,從檢測到銷售,檢驗檢測機構的融入讓產業鏈條更完整、更堅韌,成為河北縣域產業從“規模擴張”邁向“質效齊升”的生動寫照。
站在“十四五”與“十五五”的交匯節點,河北推動檢驗檢測“沉下去”的實踐,為縣域經濟“強起來”夯實了質量根基,在質量強省建設進程中邁出堅實一步。當每件產品都持有權威檢測的“身份證”,每個產業集群都具備技術賦能的“智慧腦”,河北正以質量為帆,在產業變革的深水區行穩致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