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蔡洪坡 戴璐繁
在城市里,中水常見于園林綠化、洗車、補充水系景觀等用途,它還能用于生產嗎?在高玉華這里,答案是:經過一定處理,依然可以。
高玉華是河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水處理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工業節水、污水資源化及海水綜合利用等領域的研發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要“馴服”廢水,節約好水。

在實驗室里辛勤耕耘的高玉華。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蔡洪坡 攝
通常,市政廢水處理后的水絕大部分外排至河流,少部分作為城市生活的中水使用,而將市政廢水再次處理后回用于企業的情況微乎其微。“市政廢水處理后沒有高效資源化利用,這也是一種浪費。如果把廢水處理到一定程度,依然可以作為企業生產用水或是工業循環冷卻用水,那么將減少使用新鮮水。”按照這一設想,高玉華創新提出了市政廢水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及工藝,實現了變廢為寶。
河北是工業大省,鋼鐵、化工、制藥行業占有一定份額。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離不開循環冷卻水系統,然而,工業循環水在運行過程中,不僅會給系統帶來比較嚴重的設備結垢、腐蝕等問題,還造成了水資源浪費。
“我省水資源短缺,并且工業水重復利用率較低,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帶著這一課題,高玉華開始了艱難的求索。
時間回到2006年,那時的高玉華還在讀博士,“做了半年實驗,卻沒有成果,半年的努力全白費了嗎?心里沒底,很焦慮。”她靜下心來,停下了手中的實驗,利用一周時間查閱資料,更換方案思路,采取新的理論支撐,終于成果顯現。她帶領團隊開發出阻垢緩蝕劑——聚天冬氨酸衍生物,可緩解換熱器的結垢和腐蝕。如此一來,減少了取水量,也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此后,高玉華帶領科研團隊,陸陸續續開發了多個新產品,例如,開發出環保型、不含磷的水處理藥劑,對生態環境無毒、無污染。
如今,這些成果已廣泛應用于鋼鐵、化工、制藥等省內外的多家工業企業的循環冷卻水處理系統中,大幅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節約了水資源。據不完全統計,上述產品投用后已累計節水和減少污水排放1.2億噸,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在潛心于科研的同時,高玉華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承擔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2022年,高玉華被選派為科技特派員,擔任石家莊市科技特派團團長,負責為當地十多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其中一家企業曾使用重鉻酸鉀作為冷凍鹽水循環系統的緩蝕劑,之后重鉻酸鉀被明令禁止。企業一時間找不到替代品,無奈焦急中,只好向高玉華求助。在詳細了解企業情況后,高玉華為企業開發出了一款無毒、高效、環保型的阻垢緩蝕劑,幫企業解決了難題。
在科研戰線奮斗26載后,今年,高玉華被評選為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這讓她倍感振奮。“科研工作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還有很多未被攻堅的科研項目,我不能停下來,將繼續在科研的道路上深耕,開發出更多新產品,造福社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