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上學還得學戲劇,能選18門選修課,還有定期游學、音樂節?
這不就是我的“夢中情校”嗎?今天來到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第二實驗學校,看看這所“頂配”學校長啥樣。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第二實驗學校校長李慧說:“這所學校主要面向的是疏解單位子女和一些持有雄才卡的雄安新區建設者子女。去年入學的學生是312名,一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增加到841人,這也代表著疏解單位也在逐漸以更快的速度過來。”
記者郭甜肖:“雄安校區如何與北京校區接軌?”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第二實驗學校校長李慧說:“首先是在干部選派方面,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的書記是雄安新區教育局選派,校長和副校長都是北京四中選派過來。還有我們的教育教研,北京的專家會通過線上答疑、線下指導,固定每個月到雄安新區來。同時,我們第二實驗學校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區之間,我們兩邊的老師要在兩邊兼課。我們每周三還開設大講堂,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到學校來開講,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破教育的圍墻,讓孩子到真實的世界中去學習。”
記者郭甜肖:“創建一所這樣新的學校挑戰在哪兒呢?”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第二實驗學校校長李慧說:“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就是第一個它是新創學校,從長遠來看,今天的每一個決策決議可能都會影響到它未來的發展。還有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我們更多是承擔疏解單位和持有雄才卡的雄安新區建設者的子女入學,它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它會隨著隨時的疏解有隨時入學的需求。”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這在雄安變成了現實。越來越多優質教育資源向雄安匯聚,也解決了更多疏解單位的后顧之憂,讓他們來得了、留得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