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帶著溫潤的觸感,兩側老建筑的磚拱券透著時光的紋路——誰能想到,這條始建于宋、興盛于清的保定西大街,如今既能摸到明清的青磚,又能連上免費Wi-Fi,老味道里藏著滿滿的新活力。
西大街,自宋代奠基、元代成形,至清代達到鼎盛,全長超過800米。它一直擔任著古城保定的中軸線角色,是連接城市中心與西城門的唯一要道。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西大街不僅是保定古城的核心商業區,更匯聚了衙署、學府、祠堂、水社、金融機構以及傳統民居,成了名副其實的“直隸第一街”。在保定人的心中,西大街代表著保定的繁華與經典,是難以忘懷的歷史印記。
保定西大街吸引游客前來打卡。長城網·冀云客戶端 牛琪 攝
如今改造升級后的西大街,走進去就像穿越又不脫節:魁順和、春和慶這些老宅子,還是原來的紅磚墻、木花窗,里頭卻藏著精心修復的老樓梯,連拆違建剩下的青磚都被重新用在賢良祠、楊公祠的修繕里,手摸上去全是歷史的溫度;原來斑駁的墻面換成了老磚新砌的模樣,52處新添的老磚拱券和7400多平方米的傳統門窗,讓整條街的明清風骨一下子“活”了過來。
西大街改造前后對比圖。保定古城保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供圖
更讓人驚喜的是,老街的“里子”也悄悄升級了。以前擔心的消防隱患沒了,456個新消火栓藏在街角,逛著小店也踏實;手機快沒電?9萬5千米新鋪的線纜讓用電穩穩的,13個Wi-Fi點位走到哪連到哪,拍完美照立刻能發圈;76個監控和27臺室外音響藏在綠植里,既安全又不破壞景致,偶爾還能聽到悠揚的背景音,逛著特別舒服。
現在的西大街,早不是以前只有零星小店的樣子了。140多家新商戶熱熱鬧鬧開著:想體驗非遺,有手作小店能捏泥塑、拓年畫;逛累了,街道兩側就有文創咖啡館、老保定菜館;帶孩子到科普研學館里能學古城歷史;年輕人來品嘗驢火拿鐵、保定冰柿、驢肉蛋撻等獨具特色的美食小吃;晚上更熱鬧,燈光一亮,夜經濟市集開起來,吃著糖葫蘆看街頭演藝,比以前熱鬧多了。好吃、好玩、好逛,如今的西大街可謂一步一驚喜。
西大街夜景。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晨輝 攝
開街到現在,這里的活動就沒斷過:春節的“古韻新春”市集上,紅燈籠掛滿老街,寫春聯、剪窗花的攤位前擠滿人;春天的踏青音樂會上,樂隊在老建筑前唱歌,年輕人跟著節奏晃手機燈……老保定人帶著孩子尋回憶,外地游客舉著相機拍不停,煙火氣里全是新顏值帶來的活力。
保定西大街吸引游客前來打卡。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晨輝 攝
特色文創產品。長城網·冀云客戶端 史博佳 攝
截至8月31日,西大街總客流量約有657萬人次,其中,暑假期間接納游客153萬人次。如今再走西大街,踩著青石板,看著老建筑配新景觀,吃著老字號嘗新口味,才明白這條街的蝶變:不只是修好了老房子,更是讓百年老街跟上了新日子,成了保定人常來、游客必打卡的城市新名片,也給保定的新顏值建設,添了最有味道的一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