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你心中的太行山是什么樣子?
9月15日至17日,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主會場活動在邢臺舉辦。不同以往,本屆大會聚焦太行山文化旅游帶,主辦地從“一地”擴展至“一域”,石家莊、張家口、保定、邯鄲設立分會場。
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欣賞壯麗風景,還能體驗云中飛索、飛拉達、空中飛艇等刺激項目,感受全新玩法。沉浸式市集、多元業態空間,讓購物更有趣,讓消費成為文化體驗。
自然風光、太行山貨、山居民宿……這里的一山一水一物,正凝練成獨特文旅品牌。一個鮮活而立體的太行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9月15日,游客在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抗大1940街區打卡游玩。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田 明攝
■ 太行風景多,好看又好玩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我太佩服自己了!”9月15日,在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觀摩地邢臺大峽谷,山西游客韓睿琦體驗完飛拉達項目走下崖壁時雙腿還在發抖,臉上的神情卻很興奮。
飛拉達是邢臺大峽谷新增的攀巖項目。體驗者手指擦過數億年前的石英砂巖,在清幽的峽谷風光中挑戰自我,體驗空中漫步的刺激。
本屆旅發大會聚焦太行山文化旅游帶,主辦地首次從“一地”擴展為“一域”。而在太行山一線,類似邢臺大峽谷的地質奇觀還有很多。
白石山雄踞太行山北端,擁有我國唯一的大理巖峰林地貌;太行山中部的嶂石巖,是中國三大砂巖地貌奇觀之一,巨壑縱橫,崖壁陡峭;太行山南部的東太行景區,擁有眾多單個巨型峰體,景色蔚為壯觀。
山景雖奇,但不能止步于“飽覽山色”。從此次省旅發大會上記者了解到,這些景區推出了一系列體驗式項目。在白石山,你能體驗高懸山間的云中飛索,玩一把近百米落差的懸崖大蕩繩;在東太行,你能乘坐空中飛艇,在心跳加速間,感受壯美山川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
“以前游客看山觀景,只能拍拍照片發個朋友圈,去的景點多了,新奇感慢慢就消失了。而體驗式項目,能調動起游客的探索欲,帶來更豐富更深層的體驗。”邢臺大峽谷工作人員霍家昌說。
八百里太行,紅色文化是另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這里有革命圣地西柏坡、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舊址等一大批紅色革命遺址遺跡。
紅色旅游怎么“游”出新意?以往,游客只能在瞻仰遺跡中體會革命歷史。如今,沉浸式的項目讓他們對紅色歷史有了切身感受。
9月16日,本屆旅發大會舉辦的推介活動現場,就設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前。近日,內丘小學生崔文茹剛剛在這里體驗了一次革命先輩的生活。參觀完陳列館后,她和同學們體驗了抬水、背柴等勞動實踐,感受當年的生活。
“先輩們在那么艱苦的情況下都能堅持學習、戰斗,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更應該好好珍惜。”剛上四年級的崔文茹或許還不完全懂歷史,但這次印象深刻的體驗已在她心里播下了種子。
在太行山紅色景區,互動體驗式旅游項目逐漸成為標配。在西柏坡,游客可以從認識電碼符號開始,沉浸式體驗收發電報,讓紅色歷史變得鮮活起來;在涉縣紅色記憶小鎮,游客可以親身體驗一場“戰斗”,在推獨輪車、打綁腿、抬擔架中,感受戰爭的艱苦卓絕。
太行風景多。從打卡觀光到沉浸式體驗,太行山旅游不僅能看風景,還能置身其中,體驗參與的樂趣。
為了推動體驗升級,本屆旅發大會推出“壯美太行”八大場景,其中就包括戶外極限運動、旅游風景道自駕或騎行等體驗式場景。
邢臺市有一條抗大路騎行線,這條線路深入青山之間,綠樹環繞,線路上每隔不遠還設置有紅色歷史解說牌。
9月15日傍晚,記者遇到一行6人的騎行小隊停在騎行道上拍美麗的天空。“路上有壯美山景,有紅色文化,我們在這樣的背景中,感受到的是沉浸式騎行的快樂。”騎行者們表示。
9月15日,在邢臺市信都區英談村,一位村民在路邊制作草編制品。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田 明攝
■ 場景+業態,文旅為產業賦能
9月15日晚,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的抗大1940街區燈火通明。本屆省旅發大會“河北縣域特色產業賦能文旅市集”活動在此開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磁州窯門店里,一個小朋友神情專注,手執碳筆和竹簽在素坯上刻畫。不多時,一個小恐龍的形象躍然坯上。店員劉金藝小心接過坯子,準備燒制。最終,這件商品將正式售賣給它的創作者。
“這種場景化的營銷非常受歡迎,平均一天能賣出幾十件,比直接銷售成品更受歡迎。”劉金藝說。
記者看到,本屆省旅發大會把打造產旅融合新場景當作抓手,將太行山沿線5市75個縣域特色產業融入文旅場景,有力帶動了商品銷售。
在文旅市集上,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搭建貓秋千、貓爬架、狗滑梯、狗跑道等寵物活動場景,帶動南和寵物產品銷售;以面食現場品評打分、面食爭霸賽等場景,帶動隆堯方便面、沙河掛面等食品促銷;用毛絨織物制作“軟fufu”玩偶,打造“絨化一切”的場景,為清河羊絨配飾展銷吸引流量。
本屆省旅發大會上,文旅場景與產業融合成為一大亮點,各地紛紛以場景創新為縣域特色產業賦能。
記者走進石家莊國際旅游推廣展展區,“山”“水”“城”的場景對應著各色“太行優品”。在精心布置的“中秋味食集”展位前,藁城的黃莊月餅、欒城的桃花餅以及大棗、雪梨等特色商品廣受青睞。
眼下,正在進行的懷來葡萄酒嘉年華活動創新了多個場景,包括“葡園時光,萄你喜歡”采摘節、“杯光與搖滾”音樂節、葡萄酒盲品大賽等,趣味性拉滿,為懷來葡萄酒產業聚攏了很高人氣。
文旅對產業的賦能,還體現在業態創新上。
9月16日,在本次省旅發大會的觀摩地內丘的一處山居民宿中,記者見到了從贊皇來的孫建設夫婦。二人退休后,每年秋天都要來內丘小住一個月,目的是康養旅居。
“內丘中醫藥文化氛圍濃厚。我們住在中醫康養主題民宿,品一品助眠的酸棗茶飲,吃酸棗仁做的藥膳,還常去中醫館調理身體,生活很愜意。”孫建設說。
作為中藥材的酸棗仁是內丘的一張產業名片,它與康養產業的融合衍生出豐富的產品,有可食用的茶飲、藥膳,有養生類產品酸棗仁膏、香囊等。在民宿中,隨處可見含有酸棗仁成分的足浴包等用品。
“康養+產業”的新業態,既提升酸棗仁的附加值和銷量,還推動酸棗仁從單一農產品向“產品+服務+文化”的復合型產業轉變。
在邢臺自行車產業發展中,多元業態融合正為其注入新活力。
作為本屆省旅發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2025中國公路自行車公開賽(河北邢臺站)本月下旬鳴槍開跑。本屆賽事將推動“體育+旅游+產業”業態融合,以賽事催生“騎行經濟生態圈”。
“賽事將吸引龐大的騎行人群參賽,在拉動本地旅游、餐飲、住宿等消費的同時,刺激運動自行車、裝備等產品消費。”邢臺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志彬說,在家門口舉辦的賽事還是一個窗口,能讓本地自行車企業了解前沿產品,感知產業發展風向,精準捕捉消費新需求,有助于推動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級。
■ 資源優化整合,叫響太行品牌
“巍乎哉,太行山!橫亙朔野,雄峙八荒。綿延八百里……”
9月16日晚,“壯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帶推介”活動在一場沉浸式演出中展開。慷慨激昂的詩朗誦《太行賦》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演出以不同主題,推介了太行山的自然風光、紅色文化、古城風貌等特色文旅資源。
記者發現,與往屆省旅發大會不同,本次大會首次突破“單點辦會”模式,將視野擴展至太行山文化旅游帶。太行山是河北文旅資源寶庫,這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積淀,文旅場景、業態非常豐富。之前,各市圍繞太行山開發了很多旅游產品,但還需創新文旅消費場景和業態,凝聚發展合力,講好太行故事,叫響太行品牌。
而這次省旅發大會搭建了一個展示平臺,將太行山分散的文旅資源以聚合形態呈現在眾人眼前。
詩朗誦《太行賦》將小五臺山、白石山、野三坡、嶂石巖等名山連在一起,冠以其“不朽之名山”,賦予了太行山“磅礴千仞峰”的形象。
在一段深情獨白中,西柏坡、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舊址、狼牙山等紅色遺址遺跡,共同連綴成“烽火太行”的壯烈符號。
一幕幕演出,讓“壯美太行”作為整體的形象深入人心。本屆旅發大會提出的八大場景,也愈發清晰。
9月15日,記者探訪了位于邢臺市信都區英談村的半山云舍民宿。初見這座古寨式建筑,便被其古樸典雅的氣質所吸引。
“民宿在百年紅石民居的基礎上改造而成,有意保留了原始古寨風貌,為客人營造一種恬淡安逸的氛圍。”半山云舍民宿負責人李巖鳴介紹。
走進室內,房間則采用了現代化的裝修風格,配備了一系列智能設備。“我們希望在保留傳統風情的同時,讓游客享受到舒適便捷的生活,讓大家在愜意生活中感受休閑樂趣。”李巖鳴說。
太行山沿線分布著眾多古寨村落,“石頭房”是這一帶典型的特色建筑。如何將這些富有太行風情的傳統民居打造成具有持續吸引力的品牌民宿,河北正在進行一系列探索。
精心打造“在山宿間擷取鄉愁”的鄉村民宿生活場景是八大場景之一。在這一場景中,太行山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的傳統村落、特色民居將被整合,打造成春賞花宿、夏避暑居、秋收山院、冬暖石屋四季沉浸鄉居體驗空間,并合力塑造“太行院子”品牌IP。
太行山的地理風貌和獨特文化還孕育出一系列特色產品。在“河北縣域特色產業賦能文旅市集”活動上,來自太行沿線的瓷器、中藥材、面食等各種特產,受到游客熱情選購。
“太行優品藏驚喜”創意市集是八大場景中的一個。在這一場景中,來自太行山的特色文創、非遺手作、山貨產品、家居用品等被精心遴選,通過品牌建設和包裝設計,匯聚于“太行優品”這一共同品牌之下。
從風景到場景,從物產到民宿,以山為帶,以文化為魂,“太行山”正從一個地理概念,變成一個具有河北辨識度的太行文化IP矩陣。(河北日報記者 魏 雨)
9月15日,游客在邢臺大峽谷景區游玩。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田 明攝
記者手記
打造和而不同的旅游生態
正在舉行的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首次聚焦太行山文化旅游帶,主辦地也從“一地”擴展為“一域”,涉及太行山沿線邢臺、石家莊、張家口、保定、邯鄲等5市。
圍繞太行山,大會推介了多個特色文旅產品。對這5地而言,太行山無疑是重要的文旅資源,但如果各地走相似的發展路徑,很可能會出現千篇一律的局面。因此,各地探索文旅發展新路,就要在太行這一共同主題下,深入挖掘本地資源稟賦,找到差異化的立足點,提煉出真正屬于自己的IP靈魂,最終形成和而不同的旅游生態。
本屆旅發大會上,邢臺著力打響“騎行太行”“扁鵲康養”兩張新名片,這是立足自身產業優勢的結果。平鄉、廣宗自行車產業實力雄厚,在國內外享有名氣,給予“騎行太行”堅實基礎;內丘康養產業發展多年,目前已走向成熟,賦予“扁鵲康養”強大支撐。立足產業基礎,邢臺還注意添加文化元素,“紅川綠谷、騎行太行”品牌將太行山的綠和紅色文化結合起來,“扁鵲康養”則把內丘獨有的扁鵲文化融入康養旅居中。
邯鄲在展示太行山水的同時,把成語文化、北朝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入進來;石家莊緊扣“音樂”“體育”兩大城市IP,在文旅融合上做文章;保定探索太行山低空經濟,打造“飛躍太行”文旅體驗;張家口側重非遺品牌展示,打造“非遺工坊+民俗民宿”體驗集群。
一方面,要打響共有的特色文旅品牌;另一方面,在相似的文旅資源上,也要錯位發展。
太行山一線有很多古村落,這是各地發展文旅產業的重要資源。在對古村落的打造上,各地展示出了不同的側重點。
邢臺市信都區英談村,推出民族風情演藝、妝造旅拍等新業態;石家莊市井陘縣于家石頭村,培育了傳統手工體驗、非遺展演等場景;邯鄲市涉縣的大洼村,以鄉愁文化為基礎,打造集寫生、攝影于一體的業態……各個古村落通過不同的發展側重,讓相似的文旅資源開出了不一樣的花朵,形成各美其美的風景。
本次旅發大會提出打造“壯美太行”八大場景,包括自然奇絕景觀、經典紅色旅游、戶外極限運動、生態康養度假、鄉村民宿生活、地方特色美食、旅游風景道自駕或騎行、創意市集購物等。
作為共有的文旅資源,在未來發展中,各地也應圍繞太行山文化旅游,做出不同的特色,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文/河北日報記者 魏 雨)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