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 “河北凈菜”串起京冀情
——河北凈菜進京“六進”活動在京舉辦
這是一條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的最短鏈路,是一次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民生為先的協同實踐。它生動詮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核心要義,記錄著從初步探索走向成熟機制、從單邊供給邁向多方共贏的發展歷程。
2025年9月9日至10日,由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廊坊市農業農村局承辦,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廣安門外街道辦事處協辦的河北凈菜進京“六進”活動暨“品味河北”專題品鑒推介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明日五洲酒店隆重舉行。
△河北凈菜進京“六進”活動暨“品味河北”專題品鑒推介會
破局起步:從“毛菜”到“凈菜”的產業轉型
早年間,河北作為北京傳統“菜籃子”,雖坐擁廣袤農田與豐富物產,卻長期受困于“毛菜進京”的粗放模式,存在物流損耗大、品質管控難統一、流通效率低下等情況,既無法滿足北京市民對新鮮、安全食材的需求,也制約著河北農業自身的價值提升。
△河北品牌農產品走進北京西城廣外街道產銷對接活動
“河北凈菜”進京是河北省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該舉措不僅有效保障了北京市場的穩定供應,也有助于實現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與資源化利用。近年來,河北省錨定“優質供給、高效流通”目標,聯合北京市共同破除政策壁壘、統一產業標準,從種植基地建設、加工標準制定,到物流通道打通、銷售終端對接,逐步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凈菜供應鏈體系,全面加速“凈菜進京”進程。
聚力攻堅:全鏈條賦能的亮眼成就
如今的“河北凈菜”,已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成為北京蔬菜市場不可或缺的“主力軍”。經過多年發展,京冀兩地已共建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180家。河北蔬菜占北京市場份額超過四成,穩居北京蔬菜市場供應第一大省地位,“河北凈菜”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這一成就的背后,源于全鏈條各環節的精準協同與持續攻堅。
為增強蔬菜生產能力,河北省實施千億級蔬菜產業工程,積極擴大設施規模、改造老舊設施。建立國家蔬菜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等3個“國字號”研發中心,全鏈條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和示范推廣,形成了冀北夏秋露地蔬菜、環京津冬季設施蔬菜、冀東深冬溫室蔬菜、冀中南春秋設施蔬菜和衡滄高品質蔬菜五大產區的全域布局,實現了設施栽培與露地生產有機結合,各產區錯位發展、交替上市。
協同共贏:跨越省界的民生與發展
“河北凈菜進京”,遠不止是一場食材的流通,更是一次惠及兩地的“雙向奔赴”。
△河北優質凈菜供應商與北京餐飲企業、商超平臺深度對接
對北京而言,它是民生保障的“穩定器”。河北日均向北京供應蔬菜超7000噸,極大豐富了市民“菜籃子”的品類選擇,提升了食材新鮮度;同時,凈菜預處理減少了30%的城市生活垃圾,助力首都實現“垃圾源頭減量”,為城市治理減負。
對河北而言,它是農業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凈菜加工讓農產品附加值提升了20%—30%,帶動了超10萬農戶增收,逐步形成了“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標準化產業轉型,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從燕趙田間到京城餐桌,“河北凈菜”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度與溫度。未來,隨著品種培育、冷鏈物流、品牌建設的持續升級,“河北凈菜”將繼續以綠色為筆,在區域協同的畫卷上,繪就更多民生幸福與產業振興的新篇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