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震撼!回顧九三閱兵,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河北面孔。
在閱兵分列式環節,首個出場的徒步方隊是儀仗方隊。二排中間的國旗手石斌來自河北衡水。
他手中的旗桿長3.35米,旗桿加旗面重約4千克。石斌在訓練時時常主動加練。持旗、扛旗、端旗,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石斌更加體會到“護衛國旗,重于生命”。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隊員石斌:“這是我第4次以旗手身份參加閱兵任務。我深感榮幸,更感責任重大。戰爭年代,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熱血換來勝利。和平年代,作為一名軍人,更要用一流標準書寫榮光?!?/p>
閱兵場上,民兵方隊步伐鏗鏘而來。她們是今年閱兵場上唯一一個全女兵方隊,同時也是首次參加以紀念抗戰為主題的閱兵活動,因此也備受大家關注。
一排左側的領隊李依潼是咱河北保定人。訓練時,她曾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以最佳的狀態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p>
看到女兒英姿颯爽地走過天安門廣場,父親李新生非常激動,他說:“看到姑娘帶領女民兵方隊英姿颯爽地走過天安門廣場時,我真是太激動了。她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p>
民兵方隊隊員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精神抖擻地走過天安門,宛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李依潼和她的民兵隊員們,完成了她們的承諾。
80面抗戰英模部隊榮譽旗幟組成戰旗方隊,承載著歷史榮光浩蕩而來!其中,有一面“狼牙山五壯士”旗幟,這背后的故事相信咱河北人都不陌生。
84年前,八路軍5名戰士為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在狼牙山頂峰棋盤陀縱身一躍,用生命詮釋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84年來,他們的精神在一支英雄連隊中薪火相傳,這就是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狼牙山五壯士連”。
在這個連隊,五壯士從未遠去。每天晚點名先呼點五壯士,全連官兵齊聲答“到”,鏗鏘有勁、聲震長空;每次執行重要任務前,戰士們都會在“狼牙山五壯士”銅像前宣誓,堅決不辱使命,保證完成任務。這是戰士們一以貫之的光榮傳統,也是穿越時空與先輩們的對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