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能特種裝備產業集群加速成長
臨漳:“鏈”出百億大產業
近年來,臨漳縣以智能特種裝備產業為核心抓手,通過強鏈延鏈補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該縣聚焦精準招商與產業鏈整合,構建起“橫向協作配套、縱向多元開發”的產業生態,逐步形成全市重要的智能特種裝備生產基地。
目前,全縣聚集智能特種裝備企業47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7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專精特新”企業16家,2024年集群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元。
龍頭引領,農機裝備制造提質增效
臨漳作為農業大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瞄準國內外糧食產地尤其是周邊糧食主產區的農機裝備需求,以農機專用成套裝備主機為重點,依托昊瑞機械等領軍企業,重點突破農業裝備數字化設計、可靠性與信息化等共性技術及重大產品關鍵核心技術,加速推進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進程。
該縣大力發展適用于大宗糧食和戰略性經濟作物耕、種、管、收、運、貯等生產環節的多功能、全地域農機裝備,推動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聚焦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生產的關鍵和薄弱環節開展產品創新,補齊全程機械化生產短板,持續培育產業新增長點。
龍頭企業是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技術引領、產業鏈整合與資源集聚中發揮關鍵作用。臨漳縣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產業整體提質增效。
作為臨漳縣農機裝備制造產業鏈龍頭企業,河北昊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針對當地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分布廣、種類多的實際,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公司年產玉米收獲機、花生收獲機、小麥收割機等農業機械3000余臺,營業收入達7億元,助力構建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串鏈聚群,專用車輛產業拓展國內外市場
環衛專用車、工程專用車、商務專用車……臨漳縣生產的多種專用車輛通過加裝改裝專用設備滿足市場特定需求,如今不僅暢銷國內,更逐步打開海外市場。
針對專用車輛制造行業特點,臨漳縣引導銳達、鴻順、凱華等企業瞄準特種車輛市場,引進上下游配件及關聯企業,形成以環衛、工程、商務專用車為主的產業雛形。
針對專用車輛制造行業發展特點,臨漳縣鼓勵引導本地企業延伸產業鏈。邯鄲市銳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縣域內特種車輛領域的重點企業,主營移動式粉碎機、大型磕破機、配煤機、篩選機等大型礦山機械設備,其產品具有體積小、能耗小、易維修、應用范圍廣等優勢,通過研發攻克部件易損、維修不便等技術難題,降低客戶使用成本,目前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地。
隨著食品保鮮、藥品運輸需求提升,臨漳縣2021年引進河北凱華專用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其冷藏廂產品可實現恒溫、制冷功能,2024年3月獲工信部生產資質認定。公司依托新技術、新工藝與知名企業合作,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下一步,臨漳縣將結合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推動專用車與新能源產業鏈融合,打造“雙鏈競發、創新驅動”的產業新格局。
深度融合:智能成套裝備產業創新突破
順應數字化發展新趨勢,臨漳縣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引進鄴城新材料、智建機械等企業,重點擴大智能成套裝備產業規模。同時,該縣強化產學研合作,支持重點企業與省內外高校院所聯合開展技術攻關,促進新技術、新成果在臨漳落地轉化。
河北珠峰儀器儀表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近年來與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合作,在關鍵技術研發上不斷取得突破。公司實施ISO9001國際標準質保體系,將產品質量融于研發、制造全過程,其產品先后獲得“第七屆全國科技發明展覽會金獎”“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國家星火計劃優秀項目獎”等,部分產品被用于國家重點測繪項目。
河北智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數控技術為產品升級賦能,其專業化智能化成套鋼筋加工設備包括數控鋼筋折彎機、數控鋼筋剪切彎曲生產線等13個系列30多種產品,廣泛用于建筑工地及高鐵、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目前公司獲國家專利50余項。
2021年落戶臨漳的河北鄴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營企業,專注于智能機器人熱鍍鋅生產線的生產研發。公司采用國際先進機器人及自主研發配套的離心機機構、翻料機構、浸泡機構、PLC系統,可實現熱鍍鋅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為熱鍍鋅企業降成本、提效益。
未來,臨漳縣將按照“產業特色突出、專業分工合理、涵蓋多個品種、創新能力較強”的發展方向,依托昊瑞機械重點突破農業裝備數字化設計,加速推進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進程;依托鄴城新材料、智建機械等企業重點擴大智能成套裝備產業規模;依托凱華專用車、銳達機械等重點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加快形成優質專用車和配件產業鏈;依托航海航天科學技術實驗基地項目,在航空發動機及工業無人機領域實現新突破,推進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穩定達到110億元以上。
通訊員 李海波 王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