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鄭可欣 段維佳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
1月19日,在河北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滄州代表團分組審議中,來自醫療、金融、企業、教育等領域多名代表都對“鄉村振興”“鄉村產業”等議題興趣濃厚,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河北省人大代表、黃驊市副市長張桂云藏不住眼角的笑意,時而點頭贊許,時而低頭記錄,代表們精彩的發言建議讓同樣關心鄉村發展的張桂云收獲良多。
河北省人大代表、黃驊市副市長張桂云。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鄭可欣 攝
黃驊市被譽為“中國冬棗之鄉”“河北苜蓿之鄉”,近年來,黃驊市在鹽堿地上創造了鄉村振興“黃驊樣板”,打造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黃驊示范區。
盡管成績亮眼,張桂云代表卻不敢自滿。
“經過我們的調研發現,一些干部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了解很片面,存在‘本領恐慌’,導致農民對產業化發展的信心不足,一些項目無法有效開展。”張桂云代表說。
如今,鄉村振興闊步疾行,對鄉村產業的升級轉型、結構調整也迫在眉睫。“農民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農民怎么方便就怎么開展培訓,把培訓辦到鄉村農戶、田間地頭。”
張桂云代表認為,農民有“實力”,鄉村產業發展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吸引更多人才下沉。
同時,建強村級組織,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用“硬尺子”推動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鄉村振興上來,從根本上解決“本領恐慌”的問題。
河北省人大代表、黃驊市副市長張桂云。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鄭可欣 攝
張桂云代表在建議中寫道,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立足各地特色資源,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農業和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可以發展創意農業、功能農業;和信息產業融合,可以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下一步,要著力建設一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繼續探索“農業+”多業態發展模式。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綠色化、品牌化,加快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新的一年,希望的田野生機涌動,美好的鄉土大有可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