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約翰內斯堡11月23日電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十次峰會上的講話
(2025年11月22-23日,約翰內斯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強
尊敬的拉馬福薩總統,
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二十國集團約翰內斯堡峰會。感謝拉馬福薩總統和南非政府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
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團結、平等、可持續”,其中“團結”被置于首位,這讓人不禁想起二十國集團一路走來的歷程。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暴露出全球經濟治理協調不足,二十國集團機制應運而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機制升格為領導人峰會,帶領世界經濟走向復蘇。不同地區、不同制度文化的成員攜手同行,一次次攻堅克難,共促全球進步發展,其關鍵就在“團結”二字。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上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沒有出路。當前,世界經濟再次面臨巨大挑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各種經貿限制和對立對抗增多。很多人在思考,到底是什么阻礙了國際社會的團結?綜合各種分析,比較突出的有兩點:一是各方利益訴求存在差異。對差異如果不進行積極調和,就會帶來矛盾和紛爭。二是全球合作機制存在不足。特別是公平公正且具權威性、執行力的協調機制相對缺失,難以在更大范圍形成共識和合力。二十國集團應當正視存在的問題,探尋解決之道,推動各方重回團結協作的正軌。
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們要堅持和衷共濟。現在全球經濟深度融合,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開放合作才能互利共贏。二十國集團應當堅定維護自由貿易,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方發布了“落實《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中國行動”,支持減緩發展中國家債務,同南非共同提出《支持非洲現代化合作倡議》,還將設立全球發展學院,推動各國共同發展。
面對分歧矛盾,我們要堅持求同存異。各國在一些問題上有分歧是正常的,但這不應成為團結的障礙,更不能將其作為打壓別國的借口。二十國集團應當積極尋找利益最大公約數,通過平等協商妥處紛爭摩擦,推動解決各自合理關切。中方愿同各方加強戰略溝通和宏觀政策協調,鞏固擴大共同利益基礎。
面對治理困局,我們要堅持與時偕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重在順應大勢、守正創新。世界多極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二十國集團應當帶頭堅持多邊主義,加快推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貿組織等機構改革,提升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構建更加公平開放的國際經貿秩序。
各位同事:
當前,氣候變化、能源、糧食等多重挑戰疊加,尤其需要國際社會以團結凝聚力量、靠協作破解難題。二十國集團應當發揚伙伴精神,展現更加積極的政治意愿,推動更為廣泛的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合力推動發展。
第一,加強生態環保合作,提升發展韌性。氣候和生態問題關系全人類的長遠發展,這些年全球極端天氣等事件頻發,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時間緊迫,任重道遠。二十國集團應當秉持科學精神,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體現擔當,抓緊行動。中國已宣布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愿同各方加強“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內合作,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成果加快落地。
第二,加強綠色能源合作,推進公正轉型。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天然具有普惠公平的特點。推動能源體系綠色轉型,不僅將為人類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將更好保障各國平等發展權利。二十國集團應當推動全球綠色產業合作,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相關技術、產品的自由流通應用。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合作,過去5年向世界提供的風電光伏產品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約41億噸碳排放。中方愿繼續以自身所能,為各國能源轉型提供支持。
第三,加強糧食安全合作,保障穩定供應。現在全球仍有7億多人面臨饑餓威脅,必須采取切實行動為他們提供幫助。二十國集團應當推動優化全球糧食流通供給,構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關系,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全球糧食市場,強化對糧食短缺國家的供應保障。同時,用好二十國集團農業部長會等平臺,加強農業科技合作,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中方愿同各國一起推動落實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為抗擊饑餓與貧困作出新貢獻。
各位同事: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為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也可能形成新的不平等和發展鴻溝。人類文明的進步,不僅體現在經濟、技術的發展及物質的豐富這些方面,更應體現在讓所有成員公平獲得發展機會、享有發展成果。新技術加快了世界發展變化的步伐,但我們不能坐視同行的伙伴被遠遠落下,更不能利用新技術設置發展壁壘。二十國集團要負起應有責任,推動各方堅持開放共贏、機遇共享,努力提升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一是推進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與有效治理。人工智能發展依賴全人類的共同智慧,開放普惠是必然要求。二十國集團應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研發合作與成果共享,彌合智能鴻溝,完善治理規則。中國是人工智能技術主要的開源貢獻國,歡迎更多國家加入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開放科學國際合作行動計劃》等,推動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促進關鍵礦產的互惠合作與和平利用。這對關鍵礦產的可持續供應、維護全球資源安全至關重要。二十國集團應支持“聯合國秘書長能源轉型關鍵礦產小組”發揮積極作用,落實《二十國集團關鍵礦產框架》,推動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利益分配,更好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同時審慎對待軍事等用途,防范安全風險。中國同有關方提出《綠色礦產國際經貿合作倡議》,歡迎各方積極參與。
三是強化對全球南方的發展賦能與民生支持。二十國集團應加大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幫助,特別是發揮科技賦能作用,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婦女、青年群體發展。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實曼德拉灣目標,讓更多青年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
中國人常說,眾擎易舉,獨力難成。讓我們團結一心、不懈努力,用實際行動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共促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共創繁榮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