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確立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并明確“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當前重點領域風險主要有哪些?如何有效防范化解?
構建債務管理長效機制
“十四五”期間,我國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相關部門加強常態化監管,形成法定債務閉環管理制度體系,對于隱性債務,有序化解存量、堅決遏制增量,風險逐步收斂。
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92.6萬億元,政府負債率為68.7%。總體看,我國政府負債率處于合理區間,風險安全可控。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風險防范化解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有的地方政府償債壓力仍然較大。“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構建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長效機制。
“‘十五五’時期,應嚴格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完善地方專項債券管理制度;加強債務風險監測預警,通過數字化工具實現風險早識別、早處置、早化解。”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認為,政府債務管理的目標不是簡單壓債務總量,而是構建既支持發展又可持續的負債結構,使財政政策保持戰略回旋空間。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建議,開展好地方債特別是專項債項目的收益核算,提高項目收益水平;發揮好地方債發行市場利率價格的差別定價機制,充分揭示項目風險差別。
保障金融體系穩健運行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十四五”期間,我國有序處置金融領域一批突出風險點,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風險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外溢和沖擊。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金融機構整體健康,金融市場運行平穩。
“十五五”期間,我國金融領域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復雜嚴峻。“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強化央地監管協同,豐富風險處置資源和手段,構建風險防范化解體系,保障金融穩健運行。
中央金融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王江表示,要全面加強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強化從準入到退出全過程全鏈條監管。
構建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是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關鍵舉措。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將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和評估體系;完善并強化重點機構和重點領域風險防范舉措;持續豐富宏觀審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統化、規范化、實戰化水平;不斷健全協同高效的宏觀審慎管理治理機制。
“金融領域應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完善金融機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重點防范影子銀行、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及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需綜合運用補充資本金、并購重組等市場化手段,更加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充實存款保險基金等化險資源。”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說。
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當前,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必須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加快推動房地產業轉型升級。
專家認為,要落實好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各項任務,推動形成供應體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監管制度規范、行業經營穩健的房地產發展新格局。
對于統籌推進風險化解,田軒認為,需構建“防風險—穩市場—建機制”的系統性解決方案。一方面,通過金融支持政策緩解房企壓力,如擴大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規模等;另一方面,加快構建“市場+保障”雙軌制,優化商品住房與保障性住房的供給結構。
近日發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著力推動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下一步,應深化房地產金融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建立跨行業、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強化重點房企債務違約預警與處置聯動。”田軒說。(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