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互聯網平臺反壟斷合規指引(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業界分析認為,《指引》系統梳理了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風險點,為平臺經營者提供一份清晰的行為指引,有利于完善平臺經濟反壟斷規則體系,充分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從具體內容看,《指引》以示例方式為平臺經營者列舉了8種風險:平臺間算法共謀、組織幫助平臺內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平臺不公平高價、平臺低于成本銷售、封禁屏蔽、“二選一”行為、“全網最低價”和平臺差別待遇,引導平臺經營者加強平臺規則審查和算法篩查,構建全鏈條合規管理制度。
從文件性質看,《指引》是不具有強制力的專項反壟斷合規指引。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指引》旨在為平臺經營者反壟斷合規提供一般性指引,不具有強制力,是加強全鏈條監管的創新舉措,有利于幫助平臺經營者精準識別、評估、防范反壟斷合規風險,主動規范自身經營行為。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表示,《指引》的制定,一方面為平臺經營者提供了清晰的行為指引,幫助其精準識別和防范反壟斷合規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有助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平臺經濟監管體系加速完善。市場監管總局接連出臺《關于推動網絡交易平臺企業落實合規管理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網絡交易合規數據報送管理暫行辦法》《自然人網店管理規范》《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合規指南》等多份文件,覆蓋合規管理主體責任、數據報送、收費行為等多個環節。
業界認為,這與平臺經濟的發展態勢密切相關。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平臺經濟發展涉及數千萬網絡經營主體、眾多靈活就業人員、9億多網絡消費者,賦能實體經濟千行百業。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至10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5.2%,比1至9月提高0.2個百分點。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李鳴濤說,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連續出臺多個針對平臺治理的文件,反映我國互聯網平臺發展已進入“規范發展與創新引導并重”的階段。
李鳴濤表示,系列政策既是對平臺經濟現存問題的精準施策,也預示著促進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目標方向。在規范市場秩序的同時,相關政策更著力引導平臺經濟與實體經濟在數字化轉型中實現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
洪勇認為,監管部門對平臺經濟領域監管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體現了互聯網平臺發展態勢的動態變化,即從早期的流量驅動向價值共創轉型,也表明平臺經濟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通過完善監管來引導其規范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