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榆樹溝村牛羊過冬備足“口糧”
10月下旬,正是張家口壩上地區谷草收獲的季節,在塞北管理區榆樹溝村周邊的谷草地里,收割機與卡車正同步作業,2000畝“張青谷”飼用谷子被收割后直接裝車,將為這里的牛羊過冬提供充足的飼草,也為塞北畜牧業發展種植優質飼草找到一條新路徑。
“今年我們種植了2000畝‘張青谷’飼用谷子,加上雨水充沛,長勢特別好,畝產達到了2噸,剛剛收獲就被周邊的養殖戶訂購一空。”張家口塞北紫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浩志介紹,“張青谷”飼用谷子是家畜優質粗飼草,特別適宜飼喂牛、馬。可以青飼、青貯或曬制青干草,用于冬春補飼,還可加工草粉和各種草產品,便于貯存、運輸和飼喂。
“用谷草飼喂奶牛、肉羊等牲畜,奶牛精神狀態好,產奶量提高。谷穗打成草粉喂小羊,成活率高,秸稈打成草粉飼喂大羊,冬天不掉膘。”榆樹溝養殖大戶劉志養了200多頭奶牛,去年首次嘗試用谷草喂牛羊效果不錯,今年又從紫榆農業訂購了60噸谷草,而且每噸谷草要比青貯玉米或燕麥草便宜300多元,算下來能節省2萬多元。
“肉蛋奶也算主糧,把‘張雜谷’作為牛羊飼草進行種植,相當于把糧食儲存在了牛羊的嘴邊。”一直提倡“藏糧于畜”的河北省雜交谷子技術創新中心主任趙治海告訴記者,“壩上牛羊等牲畜集中,對青貯飼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張青谷’飼用谷子作為收獲糧食的成熟度不太理想,但作為牛羊的飼草卻是成功的。而且壩上天氣干燥,谷草不易發霉變質,在干旱缺水的壩上地區種植谷草意義更加凸顯。”
“國內優質飼草缺口巨大,常年需從國外進口,而進口苜蓿和燕麥草的價格逐年攀高,如果將‘張青谷’飼用谷子轉化發展起來,使我國的優質牧草不再依賴于進口,從而實現優質飼草‘藏糧于畜’,對于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趙治海介紹,“其實張雜谷子飼用轉化工作一直在做,只不過以前較為分散。從2012年開始,張家口市農科院等部門和巡天農業將張雜谷飼用轉化作為一個整體項目共同研發推廣,目前已在張家口壩上4縣和2個管理區推廣面積達到2萬多畝。”(王大慶 鄭媛媛 郭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