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的50件,到2025年的5件,7年間,宣化區江家屯鎮西前所村的民事調解量銳減90%。為啥?村里創建的“明清”調解室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進西前所村“明清”調解室,墻上一個大大的“和”字格外醒目,一旁“情系百姓,構建和諧”兩句話圍繞在側。紅黃配色透出了公正卻不失溫情的態度。“這是調解室正式成立以來,所有民事調解的記錄本,一共7個。”說話間,村黨支部書記王明清從文檔夾中抽出幾沓本。記者注意到,每個記錄本封面都寫著“群眾無小事”,翻開里面每一頁清楚地記錄著調解時間、調解員、被調解人、原因、調解情況等內容。2023年6月,一村民在房后種菜,因澆水泡了后房的根基,經調解菜地寬縮減1米,并在后墻根加寬1米護坡;2024年3月,一村民家門口有塊大石頭,另一位村民不好過車,雙方因此發生爭執,經調解石頭被挪走,雙方矛盾化解;2025年1月,兩村民因天燃氣表沒電發生矛盾,最終村委會幫忙更換電池……村里的急難愁盼、村民的家長里短,這些年在這里調解過的點點滴滴、樁樁件件,隨著翻過的一頁頁內容歷歷在目。

“調解的問題都不是什么大事,但事關村民的生活利益。解決得好小事化了,促進鄰里和諧;調解得不得當,小事就會引發更大矛盾,影響全村發展。”王明清如是說,“而調解的前提就在于耐心傾聽,關鍵則要站在雙方立場考慮,講究個公道。”正是秉承這樣的工作思路,“明清”調解室在西前所村的基層治理中日漸清晰,創建了起來。
“有事屋里談”是調解室的雛形。2015年,西前所村換屆選舉,王明清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那時,村民有啥事找到村委會,王明清就會請大伙兒到一間無人辦公的屋里,坐下來,仔細聽,認真記,耐心勸,公道判。這個小小的舉動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村民大部分問題能在這里一次性得到回復或解決。慢慢地,這間屋子變成了村里解決村民間矛盾的固定場所,這種工作方式也自然地延續了下來。2018年,該村取王明清名字中“明清”二字,借其中蘊含的為民深意,正式成立起“明清”調解室。
隨著鄉村的不斷發展,“明清”調解室也在逐步走向規范和完善。調解室下設和諧促進組、矛盾調處組和發展保障組三個小組,成員由村兩委干部和村內部分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其中,和諧促進組主要負責村內多年積案的化解和重點人群的穩控;矛盾調解組主要負責村內鄰里之間一般矛盾的協調處理;發展保障組主要負責本村在土地流轉、征地拆遷中群眾思想工作的疏導。三股力量擰成一股繩,齊頭并進,通力協作,以“明法規、明政策、明事理”的“三明”工作法,實現了村內“矛盾清零、干部清廉、群眾清楚、風氣清正”的“四清”成效。
從創立之初到現在,“明清”調解室共調解村民間矛盾100多起,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微”調解解開了村里的治理難“結”,真真做到了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一個風清氣正、和諧友愛的西前所村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而它的意義還不止于此,由“治”到“富”的良好局面已然鋪展。近年來,年輕人回鄉創業打工勢頭不減;村常住人口由之前的1050人增加至1370人;去年村集體收入70多萬元,這個數字今年還會上漲……
“‘明清’調解室,樹立了干部清廉的形象,讓老百姓明白了黨的政策法規和村干部一心為群眾解難題、為村子謀發展的想法,大家致富振興的勁頭更足了。”王明清感嘆道。(韓潔 張鳳燕 卜曉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