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燕趙,氣象萬千。在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舉辦之際,我市作為重要分會場,與邢臺主會場及石家莊、保定、邯鄲分會場聯動呼應,共同奏響了“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時代強音。
此次大會采用“主分會場聯動”模式,充分發揮了規模效應與集聚效應,而張家口分會場的成功舉辦,對于深度融入全省文旅發展大局、加速本地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彰顯獨特文化生態價值、促進區域協同共贏具有極其深遠而積極的戰略意義。這不僅是我市文旅發展的一次集中展示與檢閱,更是其邁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新征程的強勁引擎。
服務全省大局 共同擦亮河北文旅金字招牌
本屆省旅發大會以“太行山文化旅游帶”建設為牽引,是全省加快構建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發展格局,助力旅游強省建設,進一步叫響“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的重要舉措。我市作為分會場之一,以“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張家口,我的向往”為主題,通過三大觀摩線路、八大文旅場景、十大重點活動及多項惠民舉措,全面展現張家口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豐富的旅游資源,助力京津冀文旅協同發展邁向新高度。

此次大會采用了“主分會場聯動”模式,主會場設在邢臺市,石家莊、張家口、保定、邯鄲市設分會場。“主分會場聯動”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通過錯時開展系列高質量活動,我市有效分流大會客流,豐富大會內容,延伸大會時空,與主會場及其他分會場形成內容互補、客源互送、宣傳互動的良好局面,共同放大“太行山文化旅游帶”的品牌聲量,提升整個大會的影響力和綜合效益,為“叫響‘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貢獻張家口力量。
河北省文旅資源豐富多元,各地市特色鮮明。我市以其獨特的壩上草原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輝煌的冬奧遺產、壯美的長城古道,構成了區別于其他地市的獨特魅力。借助特色活動與產品,我市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河北不僅是歷史文化的沃土,也是生態休閑的勝地、文旅研學的樂土,豐富了“這么近,那么美”的內涵,增強了河北旅游的整體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大會多市聯辦的安排,是推動省內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重要實踐。我市作為冀西北重要城市,通過承辦分會場,能夠更緊密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借助大會與邢臺邯鄲等地區同譜太行篇章,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旅游資源整合優化、市場標準統一規范,加快形成“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發展格局,為“旅游強省建設”提供堅實的區域協同支撐。
擘畫本地藍圖 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承辦旅發大會分會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是對其文旅產業發展水平、城市綜合管理能力、社會文明程度的全面促進和提升。
舉辦高規格的文旅盛會,對城市的交通、住宿、餐飲等基礎設施以及旅游咨詢、智慧導覽、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體系提出更高要求。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我市重點推動了京蔚高速和康祁公路標識體系改造提升,不斷完善旅游導覽標識體系,讓游客在旅途中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取旅游信息。統籌推動重點景區交通接駁、游客集散等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建設,構建了“便捷可達、功能完備、智慧高效、安全舒適”的旅游服務體系,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旅發大會是產業融合發展的助推器。借助此次大會,我市充分展示了近年來文旅產業煥新,借助平臺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蔚縣、懷來、涿鹿等分會場活動,集中推介和展示了田園蔚州綜合體、天保京北健康城、京西·無憂小鎮等重點文旅項目,推動“文旅+康養”“文旅+農業”“文旅+鄉村”等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文化遺產旅游、研學旅游等新業態,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動性、高品質的旅游產品,有效破解產品同質化、季節不平衡等問題,提升產業附加值。
大會期間,我市在文化旅游、康養休閑、酒店民宿、體文旅融合、交旅融合等五大領域尋求合作,助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借助大會的聚焦效應和宣傳效應,我市吸引了更多投資者關注張家口、投資我市文旅產業。有效拉動了我市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消費,刺激經濟增長。
賡續歷史文脈 打造特色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
我市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富。省旅發大會(張家口分會場)的舉辦,為彰顯“兩山”理念實踐成果、傳承弘揚歷史文化提供了高端平臺。
我市年均氣溫21度,空氣質量長江以北最優,官廳湖濕地波光瀲滟,赤城溫泉霧氣裊裊,是康養度假的天然氧吧,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洗肺城市”。借助分會場活動,我市充分展示了在文旅融合、生態研學等方面的成就。

文物資源方面,我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資源7899處,全省數量第一,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新發現文物2399處,新發現文物數量位居全省第一。陽原泥河灣發現了距今200萬年前的人類活動遺跡,尚義四臺蒙古營發現了距今1萬年前的北方地區定居村落遺址,涿鹿之戰、合符釜山開創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新紀元。我市還被譽為“歷代長城博物館”,修筑歷史橫跨戰國、秦、漢、北魏、北齊、唐、金、明等8個歷史時期,1800余公里長城遺跡,彰顯著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
從泥河灣古人類遺址到蔚縣剪紙、打樹花民俗,從蜿蜒壯麗的長城(大境門是長城著名關隘)到見證百年鐵路史的京張鐵路,我市歷史文化資源富集。大會是展示、保護、利用這些文化遺產的良機。通過文化體驗、非遺展示、研學體驗等形式,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講述生動的張家口故事,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打造具有獨特標識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深化區域合作 提升城市形象與影響力
旅發大會是重要的交流合作平臺和對外窗口,對提升我市知名度、美譽度,深化區域合作意義重大。
我市地處京冀晉蒙交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借助省旅發大會平臺,我市進一步加強與北京、天津及山西、內蒙古等周邊省區市的文旅合作,共同設計跨區域旅游線路,打造京津冀蒙旅游圈,吸引更多京津高端客源,真正讓“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為京津市民的常態選擇。
旅發大會期間,我市邀請了京津冀晉蒙等地區旅游業內人士走進我市,了解我市文旅資源,研學資源,通過精心籌備和成功舉辦分會場活動,全面展示了我市開放、文明、高效、好客的城市形象,增強市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和人才,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軟實力。
推動區域文旅融合發展,我市還在蔚縣京西·無憂小鎮舉辦了“大好河山游太行,文旅融合促消費”活動,現場推薦了4條太行線路。旅發大會(張家口分會場)系列活動以太行山文化旅游帶為核心,錨定文商旅體健多元融合,致力于升級京蔚高速旅游場景,深化“京西蔚縣,期待與您相見”品牌魅力,讓“走京蔚高速,看大好河山”成為出行新習慣。一系列活動,體現了我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成效、新氣象。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張家口分會場)的舉辦,恰逢其時。它不僅是我市服務全省文旅發展戰略的自覺行動,更是自身跨越提升、綠色崛起的歷史性機遇。通過融入大局、驅動產業、彰顯特色、擴大開放,我市必將能夠進一步挖掘潛能、釋放活力,將豐富的資源稟賦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優勢,為建設“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旅游強省宏偉藍圖增添濃墨重彩的張家口華章,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未來的張家口,必將在太行山麓、長城腳下,以更加自信開放的姿態,迎接四海賓朋,共創美好未來。
(亢春寧 陰英 馬國萍 武殿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