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總工會42名市級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及技術骨干抵達省北戴河療養院開啟職工療休養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療休養把“療養”和“創研”雙輪驅動寫進日程——市總工會攜手秦皇島市總工會,安排創新工作室帶頭人走進秦皇島供電公司全國勞模高會民創新工作室、郭宏偉創新工作室和秦皇島港公司全國勞模張海波創新工作室,現場觀摩、面對面交流,為創新工作室提檔升級“取真經”。
此次活動,市總工會持續加強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激發全市職工創新創造熱情的實際舉措。活動中,市總工會將療休養課堂搬進全國勞模創新工作室,讓產業工人身心放松與頭腦風暴同步進行。
在秦皇島供電公司,高會民創新工作室的“架空輸電線懸掛異物清除裝置”讓我市團隊眼前一亮:一線職工在清理架空輸電線懸掛的異物時,不但需要帶電作業,且操作起來極不方便。清除裝置的研發解決了一線難題,清理過程省時省力,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河北大工匠、河鋼宣鋼物流公司范秀川創新工作室帶頭人邊聽邊說,“回去就嘗試把這套方案運用到機車設備日常故障的診斷和處理,應該能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班組微創新”墻前,兩地帶頭人圍著可移動式電纜支架展開頭腦風暴。張家口安智科為創新工作室帶頭人胡勇邊記邊感慨:“創新不拼高大上,把現場痛點變亮點就是生產力。”
據介紹,為夯實基層創新平臺基礎,市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摸底工作,逐步建立起省級31家、市級157家創新工作室動態臺賬,同時市總啟動2025年創新工作室創建申報,已收到56家單位創建計劃,有效激發職工創造熱情和創新活力。
“療休養是加油站,更是創新點火器。”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總結此次交流學習成果,逐步建立“名師帶徒、技術‘聯姻’、成果共享”等機制,推動市級創新工作室由“單點突破”向“集群攻關”升級,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產業工人智慧動能。(鄭媛媛)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