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毯為卷,新風執筆。8月29日正值七夕吉日。市民廣場鸞鳳和鳴,愛意盈城,一場名為“雙爭有我,新風良緣”的集體婚禮在這里浪漫上演。
上午9時30分,儀式正式開始。伴隨著悠揚的國風禮樂,執禮喜娘手托香爐,青煙裊裊中莊重步入紅毯中央,朗聲宣頌吉祥祝詞“婚典吉時已至,邀諸位擊掌相賀,禮請新人牽紅巾入華堂……”為新人開啟簡約且隆重的婚典序幕。身著婚服的新人們扯起紅繡球,隨著執禮喜娘的指引,在馨香縈繞中攜手前行,踏紅毯、步華堂,來到這場既傳承傳統婚俗之韻,又融簡約文明之風的儀式現場,讓更多人見證他們的愛情禮成。沒有煩冗的客套,沒有喧囂的婚鬧,唯有真誠的笑容,真摯的祝福和典雅的儀式。這一刻,愛與文明交織,繪就出一幅簡約而不失莊重的婚俗新畫卷。
儀式環節設計精巧、寓意深遠,承襲傳統又煥發新意。傳統禮儀中,桃之夭夭,共赴白首之約,新人跨馬鞍,祈愿婚姻平順;行三拜之禮,凝聚對天地、父母與伴侶的崇高敬意;互剪青絲、共藏錦囊,求“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之美意?,F代環節更別具匠心,新人們簽訂移風易俗婚書,共飲“禮簡意誠”合巹酒、互系“倡真愛無價”腕帶,承千年禮序,揚時代新風,用莊重且不失溫馨的儀式,詮釋新時代婚嫁理念,展現簡約且富有深意的幸福新貌。
此外,現場還設置“集體婚禮朋友圈”“移風易俗連連看”“幸福微笑打卡墻”“文創留念百喜圖”等打卡區,新人與賓客踴躍參與,留下一個個難忘的溫馨瞬間?;顒舆€特別邀請金婚夫婦潘振憲、李桂華分享五十年風雨同舟的婚姻心得,為年輕人傳遞幸福家庭的經營智慧。“婚姻就像合歡樹,年輕時開花熱鬧,年經日久,卻更見筋骨。”他們更是寄語新人們,婚姻點滴最為珍貴,矛盾是必修課,勤儉更是傳家寶。句句樸實,卻字字千金,為年輕人上了生動而深刻的一課,也讓更多人明白婚姻的真諦在于彼此堅守、互相成就。
參加集體婚禮,新人們難掩心中的興奮和激動?!凹w婚禮,形式新穎;傳統婚俗,喜慶不減;而且能和大家一起踐行文明婚嫁新風,這樣的婚禮真的是意義爆表!”一對年輕夫婦感慨道,“這樣的婚禮讓更多人見證和祝福了我們的愛情,也讓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婚事新辦應讓婚禮回歸愛情本質,讓幸福更加純粹?!彼麄儽硎?,婚姻的幸福不在于婚禮的排場,而在于相濡以沫的堅守;家庭的美滿不在于物質的堆砌,而在于文明家風的傳承。他們將以此為契機,用實際行動引領好移風易俗新風尚,持續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節儉辦婚的推動者、文明風尚的引領者。
為打造一場文明簡約又莊重溫馨的集體婚禮,主辦方精心籌備、細致安排?,F場搭設紅色拱門,鋪設整齊的紅毯通道,兩側點綴典雅宮燈為飾,營造傳統中式婚禮熱烈喜慶的氛圍。儀式開始前,傳統歌舞表演的古風雅樂優美傳遞出繾綣的祝福,為新人及賓客帶來一場意義深遠、情感濃郁的美好體驗。
喜慶慶典的背后,是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守護。無論是妝發造型、新人巡場、還是婚禮主持及各項環節,均受到各方的廣泛贊譽,不僅是新人及他們的家人,現場賓客、線上直播間也是滿滿的祝福和喝彩聲,這場婚禮的文化內涵和現代價值得以全方位多角度詮釋與體現。
這次集體婚禮,新人們締結秦晉之好,在莊重典雅中又彰顯簡約時尚新風。它不僅僅是一場愛的盛典,更是一次文明的實踐、一次價值的傳遞。新人們以行動踐行婚俗新風,摒棄高價彩禮,拒絕鋪張浪費,傳遞出健康的婚戀觀與消費觀,助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這場傳統與新風交融的儀式中,傳遞出的不只是愛情的浪漫,更傳遞出我市提倡文明之風先行,弘揚傳統美德的堅實腳步。
(郝大釗 袁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