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曠野,千里自來風,每到季夏時節,張北草原音樂節便會攜著自由的曠野之風,向新老樂迷發出相聚的邀請。
日前,2025張北草原音樂節演出時間、明星陣容全平臺官宣,票務銷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這場以“曠野與音樂結合”為靈魂密碼的草原狂歡將在7月25至27日如約開唱,這是張北草原音樂節的第16年、第14屆。
當音樂熱浪與草原綠浪再一次攜手席卷,今年,張北草原音樂節會給樂迷哪些期待與驚喜?
三大主題,給足樂迷歌手滿足感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為一個人、一首記憶中的歌奔赴一場演出,演出陣容已經成為音樂節的核心吸引力。“在全國音樂節井噴、陣容同質化的當下,我們也一直在摸索,通過人群數據調研,根據樂迷畫像,今年我們延續了去年的傳統,把三天的音樂節定為三大主題。”主辦方盛世非凡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雄介紹道。
2025張北草原音樂節,7月25日以“青春不折舊”為主題,由張信哲、張薔、水木年華、動力火車等知名歌手、樂隊領銜,用記憶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伴著草原大合唱的方式,讓音樂成為所有壓力和煩惱的發泄口,給樂迷們帶來一場跨越年代的集體狂歡;26日以“撒野正當時”為主題,年輕實力歌手華晨宇、尚雯婕、白舉綱、寧桓宇等人懷著對自由與野性的熾熱渴望奔赴北緯41度的廣袤草原,在音樂中帶著歌迷們野性返祖,體驗青春永遠放肆不設限的快樂;27日以“致敬內地搖滾40周年”為主題,張北這片“擁有搖滾精神”的土壤初心不變、情懷常在,崔健、鄭鈞、張楚等搖滾“教父”級別的歌手將帶領樂迷短暫出逃,撕下標簽,燃爆真正的搖滾之夜。
“這次音樂節,每一天的演出安排上,都按照當天的主題調性進行合理搭配,每天的粉絲群體是鎖定的,是喜歡相同音樂風格的,這樣粉絲更盡興,藝人表演反饋上也更加滿足,實現歌手樂迷的雙向奔赴。”王建雄說道,“最大的亮點就是這三天綜合的感覺,例如張薔會有草原特色的歌曲,水木年華有出道25周年特別呈現,‘火星撞草原’會有怎樣的化學碰撞,‘為搖滾而生’的節日再次聚集起這么多搖滾教父,會有怎樣神奇的反應……大家都可以期待一下。”
服務升級,拉滿“節日”氛圍感
張北草原音樂節,開篇高潮,持續長紅,曾被評為“全國十佳縣域節慶”之首,并創下了戶外音樂節的新標桿。作為張北縣唯一官方文化旅游特色I P,張北草原音樂節開始于2009年,那一年“宇宙人都知道了張北”,現在,全國音樂節數量由2009年的10多個增加到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音樂節場次達545場,張北草原音樂節,一直走在戶外音樂節的前沿。“張北草原音樂節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在全國三十多度燥熱的盛夏,這里是平均溫度21度的避暑勝地,擁有距離北京最近的涼爽草原,而且每一年對樂迷的服務保障、體驗創新都在升級。”王建雄說道。
據王建雄介紹,今年張北草原音樂節的服務體驗進行再次升級,在飲水飲食保障上,現場將設置6個礦泉水免費接飲點;并精選了20多種品類,推出了29.9元的自助餐飲,讓粉絲實現音樂節現場平價消費。并且把合作商家也納入音樂節服務體驗的范疇,例如沙城老窖在互動設置上,將體現環保理念,粉絲們隨手撿回生活垃圾,可以換取相應獎品。“可以說,從場地搭建到與粉絲的互動玩法等驚喜設置上,這次音樂節將為粉絲拉滿節日氛圍感。”王建雄介紹。
暖心保障,守護歌迷最好體驗感
“看一場演出,游一座城”也成為近年新型休閑組合方式,張北準備好迎接新一年的旅游與音樂熱浪了嗎?
目前,全縣共有規模景區景點23處,其中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5個。全縣酒店、賓館、農家院、精品民宿、便民驛站、特色餐飲店4000多家,旅游接待床位6萬多張,旅游從業人員達到5.2萬人,旅游接待人數連續10年保持10%以上增長,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
“同時,張北已經連續三年推進‘五星創建、千店示范、萬戶參與’旅游市場環境提升工程,一手抓提升,一手抓整治。并且每年邀請知名專家、教授及金牌導游員對全縣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水平,全縣旅游綜合軟實力大大提升。”張北縣文化廣電旅游和體育局局長劉溢海表示,“2025草原音樂節進入倒計時階段,全縣各部門也已經投入到緊鑼密鼓的保障工作中。”
安保方面,張北縣公安局將出動警力525人,分為15個大組,利用智能體賦能,做好觀演區、生活區、停車場等各個區域全方位安全保障;交通保障方面,縣交通運輸局部署開通從縣城到演出現場的客運專線,將抽調6輛公交車并備用10輛進行免費往返接送,做好游客交通保障,同時正在全面開展對現場道路、停車場地面的整修工作;通訊保障方面,四大運營商及鐵塔公司提前完善預案、查勘,全力保障現場通訊暢通;200個水沖式廁所隔板進行重新粉刷,圍欄維修已完成。此外衛建、氣象、應急等相關部門、周邊鄉鎮同心協力,提前部署,在看不到幕后,為樂迷們提供最好的現場保障。
曠野之風,攜樂而至。21·的夏風正在向八方來客遞出“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張北名片,張北已然準備就緒。 (記者 孫琳 通訊員 翁曉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