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家口市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將科技創新置于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如今,全市創新主體加速崛起,技術轉化實現量質雙升,科技創新正成為驅動張家口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引領城市邁出堅實的奮進步伐。
梯度培育創新主體 激活內生發展動力
科技型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更是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精準施策,制定《2025年市級領導包聯培育創新主體工作方案》,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培育庫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分別達930家、2000家。
針對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構建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完整梯度培育體系。目前,全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1370家,高新技術企業408家,科技領軍企業5家。
這些企業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優化管理方式,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斯必高空氣冷卻技術公司便是典型代表,其車間內工人正趕制出口電站空氣冷凝器,企業還將新增生產線并啟動自動化、智能化升級。這家產品遠銷近40個國家的企業,正是張家口創新主體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
建強平臺支撐體系 打造創新資源高地
創新平臺是承載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的關鍵載體,直接體現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今年以來,持續夯實研發平臺建設基礎,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一方面,鼓勵優勢企業自主建設,或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省級創新聯合體、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及新型研發機構,加速培育高水平創新平臺;另一方面,推動現有研發平臺向高能級躍升,成功支持河北五維航電申報“河北省高端能源裝備用特種合金材料及關鍵零部件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范平臺”項目,京西智控“磁流變減震器國產化開發”、河北高冶“高純金屬及合金核心制備技術驗證應用場景”等項目成果順利立項。
加速成果轉化應用 釋放雙鏈融合效能
“京津研發、張家口轉化”的協同創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今年以來,市科技局制定《2025年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方案》,建立“企業需求庫—科技成果庫”雙向清單機制,組織開展北京科技創新游活動,向各縣區集中推送100項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通過“實地考察+精準對接”模式,搭建起京張科技資源互通的高效平臺。
我市充分借力京津地區科技創新資源豐富、知識創造能力強、科技成果密集的優勢,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實際,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先進技術應用場景建設,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53.1%。
為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近年來,我市與中國農科院等合作,成立葡萄與葡萄酒、新能源、燕麥、數字農業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配套人才團隊與金融支持,提供全生產要素保障;聯合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鋼鐵研究總院等,開展天然氣摻氫等國家、省重大科技研發項目200多項,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中煤張煤機公司便是成果轉化的典范。該公司借力京津高水平科技資源,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高校共建校企融合發展平臺,持續攻關超長運距、超大功率、永磁驅動等個性化刮板輸送裝備核心技術,突破煤機裝備智能化軟硬件配套、新材料及工藝研試等“卡脖子”難題,產品不斷迭代升級,其智能綠色刮板輸送設備國內市場綜合占有率保持在35%以上,目前一臺應用于450米超長工作面的智能化刮板輸送成套裝設備即將完成組裝。
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以來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76.92萬元,還獲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后補助資金14.63萬元。”蔚縣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壹雪制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尉潤華的話,道出了政策紅利對企業創新的助推作用。該公司集冷熱技術研發、冷鏈物流裝備制造等業務于一體,擁有29項自主知識產權,政策支持有效緩解了研發投入壓力,推動企業持續加大創新投入。
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大力開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專項宣講培訓,舉辦“智享稅惠 賦能科創”政策宣講會。截至目前,全市享受加計扣除企業達678戶,同比增長6.6%,申報享受金額19.3億元;為54家企業兌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后補助資金359.18萬元。
在政策環境優化方面,市科技局印發《張家口市以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促進科技主體量質齊升、提升科技研發能力等4個方面提出18條具體措施,今年已兌現2024年度補助資金4544.9萬元,其中“免申即享”補助資金4535萬元。
人才與金融支撐同步發力。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百名博士進百企”聚智賦能專項行動,發揮科技人才作用,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解決創新難題,目前已有25家企業提出人才需求,完成34名博士入企服務對接。作為全省科技創新金融協作服務聯盟試點城市,全市全面應用“創新積分制”,完善“政保銀企”四方聯動機制,累計完成661家企業“創新積分制”信息填報,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推送金融需求31項,聯盟成員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34.92億元。(河山新聞記者 郭霞 通訊員 李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