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截至11月底,開展文化進基層惠民演出3408場,惠及200萬余人次,進一步豐富了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
以文化品牌為抓手,今年以來,我市依托“百姓大舞臺”“四季村晚”“遇見藝術”三大惠民品牌,探索創新舉措,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百姓大舞臺”全年共演出44場,100多支文化志愿者隊伍4000余人參加演出,惠及群眾近10萬人次。“四季村晚”堅持農民唱主角,熱在鄉村、樂在群眾,極大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助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康保縣張紀鎮石蓋梁村的活動入選為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點,萬全、崇禮“四季村晚”被列為省級示范展示點。今年,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精心打造了“遇見藝術”快閃文化活動,將文藝演出送進社區、廣場、商圈、公園、景區等群眾聚集點,以生活化、趣味性和帶入感實現了貼近于群眾身邊的藝術欣賞。在全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重點工作匯報交流會上,我市“遇見藝術”和“四季村晚”兩個品牌活動,均作為典型進行了交流匯報。
以文化活動為主線,我市將各類系列文化活動貫穿于文化惠民工程,突出舞臺“搭”起來、群眾“聚”起來、鄉村“火”起來的活動宗旨,開展“幸福張家口 紅火過大年”“金秋禮贊 同慶華誕”“情暖重陽”等系列主題活動,不斷豐富惠民演出的多樣化、系統性。同時,常態化舉行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進廣場的“六進”演出,將文化惠民的聲音傳播到基層場所,不僅是文化盛宴,更是一場凝聚群眾情感、促進文化交流傳承、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以群眾志愿者為主角,據介紹,我市所有群文活動,三分之一以上的演員均是由群眾文化志愿者擔任,由專業的老師指導,不僅提高了群眾文化素質和表演水平,同時也為具有文藝特長的百姓搭建了展示自我、樂在其中的平臺,讓百姓演、讓百姓樂,真正實現文化惠民。特別是冀蒙晉陜四省區“二人臺好聲音”大賽優秀作品展演,“百姓大舞臺”原創節目展演,以及張家口市原創歌手大賽等特色文藝活動,由專業表演藝術家與文化志愿者及群眾傾情聯袂、同臺獻藝,為群眾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記者 張鳳燕 通訊員 王丹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