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張家口市簽約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大數據產業項目4個,分別為張家口明陽察北阿里巴巴數據中心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云懷數據智慧產業園項目、中嘉大數據智慧出行全國運營中心項目和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張家口中明算力中心項目,總投資267.1億元。
近年來,張家口市緊密結合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依托京津冀區域市場潛力和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建設先發優勢,積極打造京津冀地區算力設施集中承載地、算力資源調度主樞紐,推進全市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力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
目前,張家口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核心城市、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已成為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據統計,2020年到2023年,張家口市大數據核心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逾30%。
5萬P超大規模智算中心開建
9月13日,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張家口中明算力中心項目開工儀式舉行。該項目占地87畝,建筑面積8.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0億元,規劃算力能力超5萬P規模。2025年2月,該項目超大規模智算集群一期將投入運營。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距北京一小時可達的首個超大規模智算中心,可高效滿足京津冀區域科研機構、互聯網公司進行大模型訓練、訓推一體等先進技術應用場景。據介紹,該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張家口市大數據集群通算與智算規模化協同發展的優勢。
近年來,張家口市穩步推進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持續提升算力產業規模,數據中心集群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建成和部分建成投運數據中心項目30個,投運標準機柜34.6萬架,服務器160萬臺,算力規模約2.28萬P,其中通用算力8100P、智能算力14690P(單精度F P32)。
張北云計算基地、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被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聯通算力高效調度示范、中國電信綠色節能示范、世紀互聯華北云計算基地、合盈金融數據云安全能力4個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示范項目。阿里巴巴張北云計算廟灘數據中心等6個項目入選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在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認定的12家數據中心骨干企業中,9家企業落地數據中心項目。張家口市算力基礎設施正從規模化發展向高水平、多元化方向轉型。
大數據上下游產業鏈不斷拓展
“目前,我們公司擁有兩條生產線,具備年產服務器20萬臺或P C機24萬臺的能力。”日前,寶德數壩數字產業(河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我省首個服務器、P C機生產制造基地,該項目的落地填補了張家口市乃至全省大數據產業鏈中裝備制造業的空白。
張家口在大數據裝備制造業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績。具備年破碎硬盤100萬片、拆解服務器10萬臺、組裝服務器8萬臺生產能力的河北樂寧一期項目已投運;英維克年產空調制冷設備2000臺套項目已投運;中和芯半導體設備智能制造項目實現C D S(濕法刻蝕清洗等制程中化學供應系統)、芯片拋光劑供應等設備下線,該項目主要面向中芯國際、京東方、長鑫存儲等半導體領域龍頭企業;易特數字裝備智能制造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正有序推進。
近年來,張家口圍繞建立“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制造+應用服務”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目標,在延鏈強鏈補鏈方面不斷突破,實現由單一數據存儲到算力、裝備制造、應用服務多元業態的轉變。
“在上游產業方面,以數據中心新建、替換和定制化需求為牽引,推動存儲設備、網絡設備、數據采集產品等整機國產化制造和組裝發展。”據介紹,張家口市還將積極推進配電柜、不間斷電源、空氣冷卻系統等配套設備制造,算力設備回收再制造等。
在下游產業方面,張家口市著力發展數據標注、數據加工、數據呼叫、數據外包服務產業和數據分析挖掘等產業,深化數據融合應用,提升數據賦能水平。目前,軟通動力、中國網庫、同程藝龍等一批軟件開發、外包和信息服務企業已先后運營,科技研發、產業培育的新環境正在加速構建。
隨著大數據相關產業不斷發展,整體產業發展布局不斷完善。據介紹,圍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以起步區懷來縣、張北縣、宣化區為突破口,不斷加快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張北云計算基地等園區建設,形成特色突出、集約高效的空間布局。尤其是正在規劃建設的數字服務產業基地與3個起步區有效銜接,形成“一廊四區多園”(“一廊”即聯通京津冀的算力經濟廊道;“四區”即以經開區為龍頭打造數字服務產業功能區,以張北縣為龍頭打造數據存算與綠色低碳功能區,以懷來縣為龍頭打造數據智算與融合應用示范功能區,以宣化區為龍頭打造裝備制造與數據存算功能區;“多園”即構建多園協同聯動發展新格局),為產業發展提供成熟載體。
推動數據應用場景建設
“這套系統正式上線后,能夠全面實現馬鈴薯育種、繁育、推廣、儲存、加工、銷售及溯源等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與智能化管理。這不僅意味著我們將通過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務于產業和廣大民眾,同時監管部門也能將這些數字信息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張家口市農業農村局信息中心負責人薄玉琨介紹,今年,張家口市的馬鈴薯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入選我省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服務試點項目,目前項目處于開發建設階段,有望明年開春全面投入使用。據了解,該項目還獲得2023年農業農村部數字農業應用典型示范案例及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2023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等。
近年來,為探索和挖掘數據價值,推動數據要素與各行業、各領域深度融合,從而實現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張家口聚焦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在教育、醫療、民政等領域先后謀劃實施20項重點數字化應用場景,縱深推進數實融合發展。
“在運用數字技術驅動政務服務創新,全面提高政務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方面,張家口把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關鍵。”張家口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煥平介紹,張家口市堅持“數智為民利企”理念,著力構建“智慧便捷、公平普惠、泛在可及”數智政務服務生態,先后開發建設食品、藥品、養殖、醫療衛生、特種行業等多個領域線上“一次辦”應用場景。
在數字化賦能社會治理方面,張家口市圍繞數字社會建設,積極推進多主體共建共治數字應用平臺,創新優化運行方式、業務流程、服務模式,創新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服務模式,加快提升社會治理的數智化水平。
張家口市還組建數字產業發展集團,啟動公共數據歸集行動,安全高效開展數據的采集、存儲、挖掘、清洗、流通等業務,推動數據資產化,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服務和經濟發展能力奠定基礎。在民生服務方面,“掌上辦”實現省級、市級統籌對接服務501項,建成“樂冰雪”、智慧停車、教育云等平臺。在城市治理方面,建成環保、水務、供水、應急管理、交通運行調度等一批智慧管理平臺。
(記者 李艷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