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體育,滑雪場上摸爬滾打的張家口市籍殘疾運動員趙志清,依靠著頑強的毅力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刻苦訓練,在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上綻放光彩,奪得一銀一銅兩枚獎牌,盡顯張家口市青年傲人風采;
熱心公益,張家口學院青年教師劉璐在支教的路上義無反顧,在包頭市昆侖學校以及柬埔寨暹粒鄉村小學的講臺上都留下了她的痕跡;
扎根農業,“國家級科技小院”建設團隊——市農科院燕麥育種團隊十幾年如一日,研究燕麥育種相關技術,兩次打破世界旱地高產紀錄,助力我國保持裸燕麥育種世界領先地位
……
一個個青年的奮斗故事,就是我市大踏步前進的縮影。
沽源縣共青團開展直播助農專場活動。
一年來,張家口市廣大團員青年在市委和團省委、團市委領導下,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按照《張家口市青年發展規劃》,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深做實聯系服務,扎實做好“三找”后半篇文章,爭一流、當冠軍,為全市交出高質量發展優異答卷貢獻青春力量。
聚焦中心 為高質量發展挺膺擔當
在宣化區古火肴食品制造鋪,特色燒餅、鴨貨、豆漿……前來購買食品的顧客絡繹不絕。看著如今紅紅火火的生意,31歲的老板趙興隆不由得對回鄉創業的決定表示肯定,“真后悔沒早回來創業,我們年輕人就應該為家鄉多做貢獻。”
在張北縣臺路溝鄉李家營村,一群青年創立的嘉茂菌業有限公司車間內,一片片菌類正在茁壯成長,一派欣欣向榮。為了節省用電開支,該企業負責人創新經營思路,在廠房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既綠色環保,又增加企業收益。
青年志愿者們開展為老年人義務理發公益活動。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新創業,張家口市廣大團員青年挺膺擔當的例子不勝枚舉,為全市各產業發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在團市委的支持幫扶下,青年企業生存環境大為改善。其中,“金團助青企”行動讓青年企業廣為受益,通過“金融業服務支持+團組織協調推動+青年自主創業+青創企業創新發展”模式,搭建銀行保險機構與青年企業交流平臺,已服務青年企業超150家,提供資金幫扶超過7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張家口市開展的“青DOU計劃”項目也到了眾多青年支持和參與,已有超過1000位青年報名視頻(直播)電商青年人才免費培訓課程,將有效促進全市農業文化傳播和本地特色農產品銷售,預計直播助農銷售額不低于400萬元。
青年志愿者慰問特殊學校兒童。
今年是張家口市“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團員青年主動作為,在團市委帶領下,謀劃了青企賦能、助力政務服務、引才育才、青春護綠、入企暖心、政治領航等六個專項行動,形成了《全市青年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讓“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系營商環境”理念深入人心。
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每一位團員青年都是家鄉的代言人,他們積極推廣“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青少年研學推介活動,宣傳推介張家口大好河山,邀請更多京津冀青年到張家口交流實踐;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參與“桑梓計劃”,在外優秀青年人才反哺家鄉;青年農民響應“鄉村振興青創工程”活動,收入穩定增加。
服務“首都兩區”建設。團員青年們積極參與“美麗中國·青春行動”“保護母親河”行動,光盤行動,垃圾分類、減塑、減排等生態文明實踐,助力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張家口。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團員青年們與時代同頻共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青春在圍繞交出高質量發展優異答卷中熠熠生輝。
服務大局 無私奉獻綻放志愿風采
“這文明集市真不賴!”今年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在校學生、青年志愿者、民警、醫護人員、消防隊員150余人參與開設“3·5學雷鋒”文明集市,健康義診、公益理發、家電維修、地質科普等7個志愿服務區集中同步開展志愿服務,千余名市民免費享受義診、法律咨詢、理發、科普等服務。
這只是我市開展志愿服務的一個小片段。過去一年,我市青年志愿者在團市委引領下凝聚合力,結合共青團學雷鋒品牌項目,參與實施“寸草心”愛老敬老、“小橘燈”助殘接力計劃、“張垣有愛 溫暖過年”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成了我市志愿服務領域的中堅力量。
在賽場,利用我市北京冬奧會籌辦舉辦過程中形成的志愿服務經驗優勢,青年志愿者們先后服務第四屆冰雪運動會、冰雪產業博覽會、國際冰雪旅游發展大會、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等各大型服務賽事,成為各項賽會的一道道靚麗風景線;在城區,青年志愿者們主動參與文明城市創建,22支專業志愿服務隊伍深入到公園廣場、公交場站等場所開展政策宣傳、關愛陪伴、文明交通、扶貧助困等志愿服務。
在社區,宣化區志愿服務聯合會、厚德萬全公益促進會、陽原愛在泥河灣互助會等一批志愿服務隊伍積極投身助老志愿服務,幫助老年人解決出行、就醫、購物等困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在交通樞紐,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們服務春運,客運站、火車站、高速路出口、高速路服務區等地設置志愿服務點,為春節返鄉的旅客提供站場指引、安檢協助、防疫宣傳、秩序維護、信息咨詢、應急救援等服務。
不論是轉型發展的“新起點”,還是鄉村振興的“最前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閃動著擔當有為的青年志愿者身影,為服務我市各行各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立心鑄魂 提升綜合素養激揚青春力量
提供送課入校、心理輔導等服務,全年覆蓋1.5萬人次;開展“學習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三下鄉”等主題實踐活動500余場;為2000余名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舉行法治安全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170余場次……這一串數字背后是我市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深切關注。
團市委定期為青年人組織相親交流活動。
“12355青少年服務臺能夠給他們一個釋放的出口、求助的方向”“我們不會比電話離你更遠”,12355青少年服務臺資深志愿者曲重蓮深情地說。據她介紹,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中心是共青團面向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詢與法律援助的公益平臺。共有34個基層聯系點,常態化開展中高考減壓輔導、自護教育等活動,幫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養、養成陽光心態、培塑剛健性格。
強思想、鑄根魂是當代青少年成長的基石,為積極引領青少年思想成長,我市深挖本地文化特色和青年需求創新打造流動青少年宮,深入開展“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學習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三下鄉”等主題實踐活動500余場,不斷增強黨對青少年的凝聚力和青少年對黨的向心力。
未成年人網絡充值、“打賞”的錢能退嗎?面對校園霸凌如何應對?和青少年成長相關的法律知識有哪些……為幫助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在社區,在學校,我市不定時組織法治宣傳教育。
青少年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我市組織全市青少年參與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活動,征集提案1226件,引導青少年關注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分享成果 共建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
吃飯選哪里?旅游去何處?購物哪便宜?打開微信搜索“張家口惠青卡”小程序,一看全知道。時下,我市青年幾乎人手一張惠青卡,走到哪優惠享受到哪。
今年一月,我市打造的張家口惠青卡綜合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設置青年服務、青年福利等板塊,與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46個成員單位聯合,定期梳理惠及青年的政策法規,隨時隨地為青年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與100余家本地服務商家和朗生活供應鏈平臺的5000余家全國供應商,為青年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學、教等全方位品質生活體驗和優惠服務,降低生活成本,滿足多元需求。
青年志愿者在春運期間到火車站、飛機場等交通樞紐進行志愿服務。
急青年之所急,解青年之所需。張家口市深化實施《張家口市青年發展規劃》,制定出臺張家口歷史上第一個青年發展規劃并同步制發三年任務清單,在全省率先開展全域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奪旗爭星”量化評價,各縣區、各成員單位出臺惠青政策80余個,青年友好氛圍更加濃厚。
以政策關照青年,以項目服務青年。張家口市結合實際出臺了《張家口共青團2024年10項青年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并推動涉及青少年的民生實事納入市政府民生實事清單,把服務青年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
團市委組織策劃的北京—張家口國際青年體育文化交流活動。
一系列的政策利好,讓張家口市廣大團員青年的工作、生活更加豐富多彩。2000余位青年參與“青春有約 緣聚張垣”相親交友活動28場;112位低收入家庭大學畢業生得到幫扶成功就業;965為大學生在“揚帆計劃”中實現人崗雙向精準對接;來張考試、求職的青年人可以享受到全市19家青年驛站提供的折扣優惠住宿……
壯闊時代大有可為,多彩青春大有作為。未來,張家口市團員青年將緊跟黨的步伐,緊扣時代脈搏,投身全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大潮中,奏響張家口的青春最強音。
(河山新聞記者 管建霖 荊麗娟 通訊員 楊旸)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