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環境和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塞北管理區黨工委、管委會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我加壓、擔當作為、凝心聚力、提質增效,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動力,以推動塞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系統融入重大戰略,接續培強特色產業,聚焦聚力社會事業,全力穩經濟、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穩中蓄勢、前景可期。
從年初到歲末,塞北大地號角嘹亮、步履不停,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負重前行、接續奮斗、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拼出了塞北經濟發展“加速度”。
——經濟運行走在前列。省市“6+5”經濟發展績效專項考核(市里考核塞北5項指標、3項工作),8項工作中6項排在全市前五位,5項排在全市前兩位,3項位列全市第一,2項位列全市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1億元,增長31.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0.7億元 ,增長8.9%,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產業項目考核列全市第一,全年考核得分4.41位列全市第一;綠色發展考核得分1.01,位列全市第二;進出口總值增長277.28%,位列全市第二;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31億元,增長6.5%,位列全市第五。
——產業發展有新突破。新上肉牛加工和薯條生產2個產業項目,有望2024年新增2家規上企業,投資1.3億元的盛欣肉牛屠宰及食品加工項目開工建設,浩太食品薯條生產項目于2023年2月4日簽約,4月8日開工,8月4日投產。蒙牛塞北乳業被列入第八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擬申報名單,2024年獲批后該區將有望新增一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弘基農業是2023年全市唯一一家成功入選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生產型示范單位、全國第一批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化示范基地的企業,董事長張海榮獲省政府質量獎個人獎。塞北管理區是全市唯一一個被列入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的縣區,去年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實施了14個產業項目,在全市項目觀摩拉練活動中獲得第五的好成績。
——安全生產考核優秀。壓緊壓實安全生產“三項責任”,堅決做到“三管三必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全年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獲得全市考核優秀等次。扎實推進化工及工商貿領域作業場所視頻監控接入工作,共接入企業16家,建設了64個監控點位,接入企業完成率和點位完成率分別達到288%、266%,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位居全省第一。
一年來,該區堅持搶抓機遇、精準對接,重大發展戰略縱深推進;堅持創新驅動、放大優勢,產業優化升級步伐加快;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內生動力充分釋放;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首都兩區”建設成果豐碩;堅持用情用力、兜牢底線,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治理,社會發展大局和諧穩定;堅持轉變作風、提升效能,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乘勢而上抓機遇 凝心聚力謀發展
2023年,塞北管理區立足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因地制宜、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后冬奧經濟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全年考察京津地區企業100家,對接央企和央企二三級子公司50家,其中華能集團三級子公司落地塞北并完成公司注冊。電影《塞北的雪》開機拍攝,目前正在送審。在河北省內首次舉辦全國第十一屆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全國航空航模公開賽,在宣傳推介“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全省旅游品牌中展示了塞北新作為。
打好項目攻堅戰 持續加力擴投資
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累計開展招商項目推介活動233次,邀請青島尚通環宇國際貿易等129家企業進行對接洽談,組團實地考察了上海菇緣等國內知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35個,全年實施項目29個,完成投資2.31億元,年內竣工項目6個。總投資6.68億美元的以色列現代農業和新能源一體化項目于2023年3月13日簽訂了執行協議和草原、耕地租賃協議;在6月17日廊坊經洽會公布的全省“100+10”重點簽約項目,該項目是其中投資最大的外資項目;7月28日王正譜省長會見了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綺瑞。該項目已注入外資10萬美元,從12月7日開始,項目中方代表郭磊歷時1個多月常駐塞北,設立項目部,開展可研等前期工作,現正在推進外籍高管來華工作許可證辦理事宜。
打造改革新高地 鉚足干勁優服務
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九大攻堅行動”,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工程建設類項目和政府采購公開招標項目實現“雙盲評審”。投資570萬元建設10千伏雙回路輸電線路,有效保障了新上企業的用電需求。投資2000萬元建設園區道路16千米,為中科院塞北生態試驗站修建了進場道路。新增減稅降費1576.62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1014.38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192萬元。培育國家科技中小企業3家,新申報省級科技中小企業4家,科創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打好治理組合拳 盡心竭力提品質
統籌實施藍天、碧水、增綠、凈土“四大行動”,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1%,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4.4%,全市排位第三。實施0.5萬畝營林撫育工程,義務植樹2萬株,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萬畝,鞏固休耕種草3.4萬畝。投資2009萬元的沙井子河河道治理項目列入水利部中小河流治理規劃項目庫、省發改委重大項目庫,已完成立項等工作。
奏好為民服務曲 托起群眾幸福夢
推進“城市更新”“城市雙修”,投資588萬元對東立賓館至外環路(綠源大街東段)段、城區部分道路人行道進行改造提升。新建1500平方米“口袋公園”,為居民小區建設了12套充電樁。確立并完成了小區落水管維修更換、居民點道路硬化、城鄉廁所改造提升等19項民生工程。塞北中學獲得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學校,中考優秀率達到36.84%,取得歷史性突破,新建宿舍樓和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已投入使用。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健康養老保障更為堅實。開展各類文藝活動19場次,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推動作風新轉變 提升管委新效能
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集體決策。堅持依法行政,主動接受法紀監督、群眾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持過“緊日子”,打“鐵算盤”,堅決執行剛性預算,完善政府采購內控機制,把錢花在“刀刃上”。受理辦結12345熱線群眾訴求433件,辦結率100%。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布局落子間,一系列新舉措、大手筆為塞北管理區區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拼搏者勝。
2024年,塞北管理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市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發展后奧運經濟為牽引,以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主攻方向,以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為抓手,以建成“首都兩區”為支撐,全面落實“3346”戰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統籌城鎮基礎建設和民生改善,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圍繞“六個突破”目標要求,嚴格執行“五個堅決”,爭一流、當冠軍,奮力譜寫塞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華章!
【成績顯著】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1億元,增長31.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0.7億元 ,增長8.9%,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進出口總值增長300%,預計位列全市第二;
累計開展招商項目推介活動233次,簽訂合作協議35個,全年實施項目21個,完成投資2.31億元,年內竣工項目6個;
投資507萬元建設10千伏雙回路輸電線路;
新增減稅降費1576.62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1014.38萬元;
培育國家科技中小企業3家,新申報省級科技中小企業4家;
實施0.5萬畝營林撫育工程,義務植樹2萬株,草原生
態修復治理2萬畝,鞏固休耕種草3.4萬畝;
受理辦結12345熱線群眾訴求433件,辦結率100%。
【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進出口總值增長5%。
(河山新聞記者 宋錦豐 通訊員 王會文 劉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