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立足當前“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和我市防汛救災工作實際,緊盯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救災措施,切實筑牢安全防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懷來縣全力做好群眾安置、災后修復重建等重點工作,梳理分類受災鄉鎮狀況,制定完善《群眾安置方案》,切實保障群眾日常生活。持續開展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摸排工作,加快完成汛期房屋修繕建設工作。全面排查橋梁、道路情況,對危險交通設施加快搶修,確保行人車輛有序通行。加快修復受損人飲工程、排水排污、水庫搶險道路、安全防護墩等設施,提升水庫防洪能力,保證群眾飲水、排水排污不受影響。詳細調查核實農田設施、農業生產、畜牧養殖業情況,加強汛期畜牧業生產指導。同時,該縣科學規劃市政、道路、堤防布局,進一步強化城市排水設施,完善村莊泄洪渠道,提升應急隊伍救援業務水平和搶險能力,加強應急物資、救援物資購置儲備,切實提高全縣應急處突能力。
進入主汛期以來,我市水利部門密切監測雨情汛情,強化極端天氣預警,加強應急救援演練,做足搶險救災各項準備,最大限度防范化解汛期災害風險。制定印發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組織對全市水庫、河道、山洪災害易發區等重點部位開展隱患排查;切實加強與應急、水文、氣象部門配合,及時掌握雨情水情信息,認真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工作機制,從責任落實、設備維護、監測預警、避險轉移等關鍵環節全面強化汛期風險防御工作;嚴格落實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河道堤防行政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和山洪災害防御“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戶、黨員干部包群眾”的“五級包?!必熑沃?,切實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御責任體系。
赤城縣遭遇強降雨后,國網赤城縣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嚴格落實防汛保供措施,加大設備巡視、受損線路排查、應急物資籌備力度,組織搶修力量迅速響應,以最快速度搶修。搶修過程中,國網赤城供電公司共出動搶修人員98人,搶修隊伍6支,搶修車輛21臺,鏟車、鉤機等大型機械8臺,抽調發電機3臺,大型照明設備10套,克服道路不暢、涉水線路較多、河道水域施工條件極差等特殊困難,全體搶修人員不顧疲勞、蹚水作戰,齊心協力做好搶修工作。截至目前,七條10千伏主干線路全部恢復供電。
經開區沙嶺子鎮結合汛情鎮情實際制定了防汛應急預案,做到主要領導“雙帶隊、雙值守”,組建起24小時在崗的鎮村防汛應急隊,還聯合張家口發電廠、張家口糧食集團等駐鎮單位及轄區92家汽車銷售企業組建“防汛志愿服務隊”,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此基礎上,該鎮重點做好轄區特殊人群包聯工作,對轄區153名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進行臺賬管理,包聯到人,確保不出問題;做好流經河道清淤觀測工作,對東沙河流經轄區的7.4公里河道進行疏通清淤,對沙嶺子醫院西側300米關鍵河道進行加固,并安排專人在雨天對東沙河水位進行觀測,對來往車輛、行人進行引導;做好容易積水地帶排查工作,對轄區內的老舊房屋、易積水路面等進行“日排查、周調度”,對排查出的隱患限期整改、責任到人,確保安全度汛。(記者綜合報道)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