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會是一個臭氣熏天的垃圾處理場所,沒想到一下車就被干凈整潔且具有科技感的廠區環境所吸引:漂亮干凈的廠房園區、光電演示的流程模型、清潔明亮的中央控制室、先進無味的處理設備和工藝,讓參觀者大開眼界;項目的煙氣處理系統、飛灰固化系統、滲濾液處理系統、垃圾焚燒發電等環保設施,讓垃圾處理與生態環保完美結合。日前,記者走進光大城潔環保能源(張家口)有限公司,實地感受了這里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之路。
綠色廠區彰顯綠色發展理念
在光大城潔環保能源(張家口)有限公司入口處,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實時顯示著各項煙氣排放數據,所有排放數據都實時在線監測,與生態環境部國發平臺聯網,接受實時監督。記者看到,屏幕上顯示的多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
與蚊蠅飛舞、臭水橫流的傳統垃圾填埋場不同,走進廠區,映入眼簾的,儼然是一幅綠色畫卷:各種綠化樹木栽滿了廠區每個角落;在連片草坪間鋪設的瀝青路,連通了廠區各個功能樓房;綠樹環繞、依山而建的辦公樓、生活樓、廠房,充滿綠色氣息。
“公司從規劃到建設,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對園區整片區域以及周邊環境進行了徹底的美化綠化,所有建筑依山而建。我們收集的生活垃圾,全程實行閉環處理。絲毫聞不到垃圾腐敗的味道。”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是由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與張家口城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共同投資建設的張家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投資約11.44億元人民幣,焚燒廠占地面積約135畝。
一期工程每天能接收1800噸垃圾進行處理,為3條600噸/日的垃圾焚燒生產線,配置1套36兆瓦的發電機組,二期可達到日處理24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約為66萬噸,年發電量2.2億度,項目于2020年4月29日開工建設,2021年8月 25日完成“72+24”試運行。
全封閉自動化處理無異味外逸
“公司分別設置了人流門與物流門,所有環保物資、垃圾運輸全部從物流門進出廠區,生活垃圾過地磅稱重后,經過引橋進入卸料平臺,然后倒入垃圾倉內進行瀝水發酵。每天會有來自經開區、橋東區、橋西區、崇禮區、宣化區、萬全區和懷安縣產生的數百噸垃圾運至廠區進行集中處理。”負責人介紹,整個垃圾處理流程采用全封閉自動化處理,工藝和設備都采用國際國內領先技術。
經了解暫存的垃圾倉長97.3米,寬30米,深30米,有效容積約為8.7萬立方米,能夠存放約3.8萬噸垃圾。廠內垃圾倉門常保持關閉狀態。當有垃圾車進來時,由現場管理人員負責開啟。倉內的垃圾則分為三個區域,堆放區用于堆放剛入廠的垃圾;發酵區為正在發酵的垃圾,發酵時間一般為5-7天,垃圾堆放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則通過垃圾倉底部的格柵進入全廠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集中處理;投爐區的垃圾發酵結束可投入燃燒。
由于垃圾倉很好地采用了全密封、防腐、防滲、負壓設計,與垃圾倉僅一窗之隔的控制室里,聞不到一點垃圾的味道。透過鋼化玻璃幕墻,可清晰看到垃圾倉內囤積的上萬噸垃圾。垃圾吊控制室則是整個廠區離垃圾最近的地方,只見在控制室內,兩名操作人員僅需坐在操作椅上,隔窗操作機械抓斗,便能輕松地將近10噸的垃圾投進焚燒爐中。
日處理垃圾1800噸發電72萬度
“所有的垃圾處理過程都由機械完成,工作人員只要在中央控制室檢測各種數據就可以。”在廠區中控室內,技術人員正結合監控視頻和實時數據,遠程控制焚燒鍋爐、發電機設備運轉,生活垃圾在焚燒爐內經過“重重關卡”,最終轉化為電力能源,通過電網輸送到千家萬戶。
垃圾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將水加熱成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機旋轉,最終實現垃圾發出綠色電能。每噸垃圾約可產生約350度電,可滿足一個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需求,這樣的處置方式既美化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又解決了用電緊缺的難題。目前公司日處理生活垃圾約1800噸,日發電量約72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720噸。
項目自2021年投產至今已經為電網提供綠色電力約26843.37萬千瓦時,節約標煤12.8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1.37萬噸。相較于傳統的垃圾填埋方式,垃圾焚燒技術節約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實現垃圾處理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焚燒廢棄物均得到妥善處理
“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經過850攝氏度以上高溫,就會因分子鏈斷裂而分解成無害因子。焚燒爐還配有輔助燃燒系統,當爐膛溫度低于850攝氏度時,就會自動向焚燒爐內噴射柴油進行助燃,確保爐膛溫度能夠持續穩定在850攝氏度以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及工業廢水、煙氣、飛灰、爐渣等經處理后均可達標排放。
“這就是垃圾焚燒后的產物。”在公司二樓展廳,現場講解員指著一小瓶顆粒狀的固體告訴記者。每燃燒100噸生活垃圾大約產生30噸爐渣,而這些爐渣經一系列處理后,被加工成便道磚。
垃圾焚燒時肯定會產生煙氣,但記者并沒有看到煙囪冒煙,講解員告訴記者,工廠煙氣排放采用“SNCR+旋轉噴霧干燥脫酸反應塔+干粉噴射+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SCR”的工藝凈化處理。處理后煙氣中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標準。
此外,垃圾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也可通過水處理中心進一步處理后回用至生產水系統,實現循環利用。垃圾焚燒完將產生3%左右的飛灰,經過螯合固化后進行填埋處理,最終實現垃圾處理后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
近年來,光大城潔環保能源(張家口)有限公司始終秉承“情系生態環境,筑夢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先后贏得了“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張家口市城市管理局”特別感謝,且被“人民網、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發展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電臺”專題特別報到,同時張家口項目還榮獲了《河北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時,項目被評為河北省、市兩級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展示了一個環境責任承擔者的企業形象,也全方位彰顯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河山新聞記者 郭霞)
審核:王春亮
王 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