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22年,面對疫情防控和冬奧會保障等諸多大事難事,張家口市政府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辦公會議(以下簡稱“保護辦”)各成員單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為己任,凝聚社會共治力量,著力優化消費環境。特別是我市再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榮譽稱號,成為全國29個示范城市之一,充分彰顯了在筑牢食品安全底線,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
2022年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重點工作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服務我市經濟發展
保護辦各成員單位圍繞市委和市政府中心工作,堅守民生底線,創新改革服務措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新提升。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實現“零問題、零風險、零投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冬奧組委和省委、省政府對崇禮區局等4個集體和岳峰等106名個人進行了通報表彰。市商務局聯合市主城區各商務部門組織開展2022年“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在橋西區尚峰廣場重點宣傳誠信興商、重信守諾的誠信文化和信用管理知識,營造崇信守法的營商環境。市行政審批局擴大“一件事一次辦”、“證照聯辦”和“一證多址”覆蓋面,38個一件事套餐和10個行業“證照聯辦”套餐全部運行,累計辦理1026件;設置市縣開辦企業專區,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4個工作小時內,在省內率先實現社保、公積金、銀行、清稅業務等6個部門進駐聯辦業務,推行一件事線上、線下融合辦理、一次辦成。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
持續筑牢消費領域安全底線
保護辦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行職責,下大力氣抓好市場監管,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企業信用風險差異化監管,深入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對68項輕微違法失信行為實行預警機制,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1066戶,列入嚴重失信黑名單企業1320戶,并對1361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市煙草專賣局開展大清查活動,對游樂場、少年宮等未成年人聚集區域,重點檢查了電子煙銷售網點警示標志設置和身份證件核驗規定落實情況,共計出動執法人次1169次,覆蓋檢查全市電子煙銷售網點166個,查處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案件3起。市文旅局組織開展“凈網2022”“校園周邊環境集中整治”“文物保護利用暨安全生產大檢查”“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和“養老詐騙”等專項行動23次,出動執法人員13000余人次,檢查單位4000余家次,巡查長城張家口段28次,清理游商地攤12處。
拓寬維權渠道
全力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處理消費者投訴是消費維權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保護辦各成員單位堅持常抓不懈,持續打造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再升級。去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建成市級社區消費維權志愿者服務站12個和農村消費維權聯絡站355個;全年受理消費者訴求信息10萬余件,辦結率達99.8%,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2萬元;市行政審批局歸集法律援助熱線,與110警務平臺高效對接聯動,從源頭上解決基層非警務活動占用警力資源過多的問題,在全省首創“云上12345”,全力暢通疫情防控群眾訴求渠道,人均接話量提升了50%,整體辦理效能提高了10個百分點。市商務局全年共受理組織關系、拖欠費用、獨生子女、汽車補貼等65件工單,解決65件,辦結率達100%。市煙草專賣局受理消費者卷煙營銷舉報及投訴全年共計237件,解決235件,解決率為99.16%。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司法局律所及律師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到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接待消費者法律咨詢150余人次,消費者權益法律知識宣傳10余次。
開展消費教育
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
保護辦各成員單位進一步加強合理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侵權事件發生。市煙草專賣局利用法制教育進校園、“12.4”法制宣傳日等載體,開展消費維權普及宣傳,組織專業人員成立法制宣傳隊,協同市市場監管局及市消保委做好法律法規宣傳工作,累計發放法制宣傳材料18000余份。與15家教育局直屬單位及市區11家中小學校聯合開展普法活動,發放電子煙警示教育宣傳冊10萬份,普及“上頭電子煙”等新型毒品防范知識。市市場監管局3·15期間通過微信平臺、公眾號等網絡媒體以及在主要街道、商業圈密集區布設的L E D智屏系統,發布《消法》、消費維權知識及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標語,宣傳年主題內涵,發布公益性消費維權信息、消費警示等內容。市文旅局2022年累計組織規范經營集中講座6次,普法宣傳活動8次,選派業務骨干赴縣區授課5次,制作的《如何防范養老詐騙》宣傳片獲得省普法宣傳三等獎。市商務局集中宣傳各項信用惠企便民政策,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紀念品1000余份,解答政策性問題25個。
一年來,保護辦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各自職能職責,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廣泛開展了宣傳教育、監管執法、維權調解、社會監督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
2023年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二次、三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張家口場景,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提振消費信心”年主題,激發消費潛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全面提升消費維權能力和水平,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以宣傳年主題為主要內容
切實做好“3·15”宣傳和紀念活動
貫徹實施《消法》,圍繞年主題搞好3·15紀念活動是做好全年消費維權工作的重要內容。一是大力開展年主題宣傳,廣泛傳播消費維權社會共治理念,及時發布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成果,傳遞正能量,提振消費信心。二是著力加強消費教育引導,利用新技術、新載體,讓消費教育以接地氣的方式走近消費者,不斷增強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能力,培育理性消費群體。三是加快推進消費投訴便利化,適應互聯網時代信息傳遞新形勢,暢通在線投訴渠道,保障消費者隨時隨地便捷維權。
全力打造公平法制的消費環境
在保障消費安全上實現新提升
充分發揮保護辦各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以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努力推動全市消費環境綠色發展。
一是嚴打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各成員單位要發揮協調作用,完善機制、增強合力。深入開展風險隱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聚焦農村市場、電商平臺等違法行為多發領域,緊盯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無證無照生產、產品質量等群眾反映強烈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二是完善監管聯動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的網絡體系,以提升監管手段、監管規范和監管能力為重點,落實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逐步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監管合力,確保聯運機制的統一性和執法行為的權威性。
三是加大商品市場合同監管。聯合相關部門做好對野生動物保護、文物市場、拍賣市場等重點領域監管。開展合同格式條款整治工作,重點整治房地產行業、汽車銷售服務行業、供水、供熱、洗滌、電信、銀行和電子商務等行業合同格式條款違法行為,開展對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點評活動。
四是加強價格收費聯合監管。密切關注防疫物品、生活必需品等重點商品價格變動,嚴厲查處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強化涉企收費治理,加大商業銀行、協會商會等重點領域收費問題查處,規范轉供電價格行為,促進減負降費政策落實。加強水電氣暖、教育、醫療等民生重點領域和節日市場價格監管,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五是逐步形成社會層面監督評價。進一步完善重點行業的消費者滿意度評價體系,繼續開展行業點評和消費體察活動,督促行業自律;組織調動新聞媒體、專家、學者和義務監督員、志愿者等社會資源,投入消費維權隊伍,廣泛開展社會監督,共同營造誠信規范消費環境。
持續創新維權機制
在深化協調協作維權效能上推出新舉措
以機制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資源整合力度。
一是著力構建一條龍合作監管機制。建立生產環節、流通領域、餐飲、物流、服務環環相扣的合作監管機制,確保全過程、全方位監管;進一步加強不同部門間的聯合執法和查處案件的移轉,確保監管效果。
二是著力構建應急處置合作機制。建立健全指揮暢通、檢測及時、報告準確、反應靈敏的重大投訴處置聯動機制;建立完善重大投訴應急預案,增強快速反應能力,有效防止投訴升級。
三是著力構建糾紛調處合作機制。深入推進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建立縱橫交錯、團結協作、脈絡貫通的糾紛調處網絡,方便消費者投訴;進一步完善消費者與企業和解、行政約談等制度,提升企業自律意識、主體責任意識和消費者理性維權水平。
四是著力構建協調聯動機制。探索構建“大維權”格局,充分發揮各部門維權資源作用,形成協調一致、統一高效的消費維權工作鏈條;建立和周邊地區的橫向聯動機制,加強區域維權合作,增強維權合力;加強對縣(區)保護辦消費維權工作檢查指導,促進全市消費維權工作整體推進。
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消費維權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任務繁重,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護辦各成員單位要積極支持保護辦工作,統籌推進強監管、保安全、提質量、促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記者 李向麗 通訊員 秦永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