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月23日是清潔工日。22日,記者走近連續兩年獲評市環境衛生工作優秀班組、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優秀“時傳祥班組”的我市橋西區大境門清掃小組,看7名成員的工作一日——
清晨大掃。王雅幸攝
【4時40分】
整個城市還在沉睡中,太陽還沒有升起,大境門清掃小組的朱秀琴已經到達工作地點,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朱秀琴和田秀榮兩個人要在7點前把大境門北廣場全部打掃一遍。朱秀琴揮著大笤帚,從北到南仔細將路面上的垃圾、塵土、落葉歸到一起。田秀榮在后邊跟著用小笤帚查漏補缺,把大掃帚沒掃到的細小垃圾掃到一起,再用簸箕,將堆起的垃圾清理干凈。干脆利落的配合中,凌亂的路面恢復了整潔。雖然氣溫很低,但兩人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小的汗珠。
打掃之后是日常維護。夏天的7點多,大境門廣場迎來不少游人。朱秀琴拿著小笤帚和簸箕,眼睛盯著地面上的煙頭、紙屑……一經發現馬上清掃。
一個笤帚、一個簸箕、一個廣場,就是朱秀琴的整個世界。
大境門廣場、河道兩岸觀景臺都是朱秋琴的“戰場”,工作的7個小時里,朱秀琴至少走15000步以上。
朱秀琴和同事在清理垃圾箱。王雅幸攝
【13時】
楊希生接班后,立即開始對廣場整體進行巡查,看哪里有垃圾,垃圾箱有沒有污跡,景觀臺綠化帶上是否掛著垃圾,綠草是不是長高了……發現問題隨時處理。
“趁著現在路面沒有垃圾的空兒,拔拔雜草。現在不拔除,等到了冬天,枯枝上會掛滿塑料袋、亂紙等垃圾,不僅影響景區環境,而且易著火。”室外氣溫35度,地表溫度高達40多度。汗水順著楊希生的臉不停地流,有時流到眼睛里,蜇得他瞇起眼睛,著急了,他就用沾著綠色草漬的手套抹上一把,又低頭干起了活。
下午保潔。王雅幸攝
【16時30分】
景區河道內漂浮垃圾的清撈工作也是大境門清掃小組的日常任務之一。
避開最熱的時間段,謝存玉、孫志國穿上雨靴下了河。他們一手拿著垃圾袋、一手拿著夾子,認真工作著。“河邊淤泥比較深,邁步時稍不注意,鞋就陷進泥里,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孫志國說。
“靠近河邊的垃圾還好清理,有些垃圾直接扔在河道中間種植的荷花上,很難處理。我們只能想個笨辦法,把篩子綁在長木棍上,再進行撈取。”謝存玉說。
孫志國正在清掃河道附近垃圾。王雅幸攝
【20時】
遛彎的老人、帶著孩子的家長,約會的小情侶……大境門夜市讓整個廣場氤氳著煙火氣,夜經濟繁榮卻也加大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氣槍的小塑料彈珠散落在地上、掉進磚縫,特別難清理,需要用手一顆一顆撿起來。”高啟忠告訴記者,除了這些,游客掉落在地面的飲料、油漬是令他們最頭疼的問題,處理這些問題,往往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大境門清掃小組負責的作業面積達9.5萬平方米,人均負責1.2萬平方米,除日常作業外,每年為各種旅游團體、考察團隊及各類大型活動提供優質環境衛生保障近100次。他們正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記者 荊麗娟 通訊員 王雅幸)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