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之花綻放網絡
○韓潔
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它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公共服務的新平臺,成為社交聯系的新途徑,成為信息傳播的新載體,成為文化休閑的新空間……正是在互聯網深入且深度地影響下,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加強網絡生態建設,守護好網絡文明顯得尤為重要。
網絡文明不僅體現著網民個人的文明修養,也彰顯著一個平臺的專業度和文明度,還折射出了互聯網背后的治理水平和社會風氣。
不可否認,在互聯網快速發展,在網民數量不斷增加,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當下,網上有時出現語言低俗、網絡暴力、散布謠言、傳播污穢、網購詐騙等亂象,這些問題亟需解決,同時也給網絡空間治理帶來了新挑戰。
創建健康、有序、安全、活力、綠色的文明網絡環境,需要人人有責,需要多措并舉,也需要持之以恒。
全民觸網時代,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在網絡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文明環境的創建,這對網民提出了更高要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只有網民提升個人素養,習慣文明用語,不信謠不傳謠,文明上網、文明用網,從點滴踐行文明,才能共筑網絡文明底色。
構建文明網絡生態環境,不僅需要網友的自覺踐行和維護,還需要在治理機制上做文章、下功夫,從而影響和帶動廣大網民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形成良性循環。
各網絡平臺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參與者,起到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責任。他們要建立好相關的管理辦法,從小處著眼,從細處入手,文明辦網,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其中,主流媒體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堅持內容為王,凝聚正能量,打造有公信力、影響力的典型,推出相關主題的策劃活動,營造風清氣正、陽光綠色的良好氛圍。
網絡文明的建設是一項系統且長期的工程,要持久見效就需主管部門做好頂層設計,發揮監管作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互聯網法律法規體系,健全網絡不文明的反應、投訴、舉報機制,形成多部門聯合預防、懲治的日常監管模式等,培樹文明風尚,凈化網絡環境,匯聚向上力量,讓文明之花綻放網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