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7 月 16 日,張家口市進入為期 40 天的“加長版”三伏天。 市氣象臺提醒廣大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市氣象臺臺長郭宏表示,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 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 初伏 (也叫頭伏) 從7 月 16 日至 7 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從8 月 15 日至 8 月 24 日。初伏和末伏之間為中伏,共20天。
不少市民誤以為三伏天的時長是固定不變的。 郭宏解釋說,有些年份的三伏天只有 30 天,有些年份的三伏天則是40天;有些年份的頭伏是10天,有些年份的頭伏有20天之久,這些變化都是由天干地支所決定的,并非一成不變。
一般來說,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下,“入伏”后空氣濕度明顯增大,我市壩下地區最高氣溫可能達到 32℃至35℃,極易發生“中暑”現象。 廣大市民應盡量避免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注意做好防曬; 要多喝白開水,并且要定時飲水,飲食不宜過于清淡,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忌受熱后“快速冷卻”, 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
同時, 進入汛期以來, 我市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 15%, 且主要降水時段集中在 6 月,進入 7 月以來, 我市降水反而偏少, 出現階段性干旱期。 預計未來七天, 有一股冷空氣活動影響我市。 22 日受高空槽和副高外圍暖濕氣流共同影響, 全市多云,大部地區有雷陣雨, 可能伴有雷暴大風、 短時強降水、 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請注意做好防范。
(臧波)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