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6月24日16時許,張家口市橋西區園丁小區的居民發現家中突然停水。一時間,小區微信群炸開了鍋。
經過一夜等待,該小區依然沒有來水。停水問題持續發酵,25日上午,有居民將此事反映到了本報熱線,記者隨即趕往現場進行調查采訪。
25日10時30分,記者來到園丁小區時,正好碰到從外面打水回來的王女士。她一手提著桶裝泉水桶,一手提著一袋子飯菜。“這是從前面一家單位的門房打的水,為了節水還買了現成的午餐。”她訴苦道:“這個小區老人多,身體好點兒的能自己打水,腿腳不利索的老人怎么辦?”居民張先生接過話茬說:“大夏天停水,連沖個涼也不行。”
那么,究竟為什么會停水?記者從幾位居民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起因。
“自來水二次加壓泵的電費收不齊,供電部門給斷電了。”張先生帶記者來到一棟樓的單元門前,指著一張“通知”說。記者看到這是一則6月23日由小區自管自治負責人夏經理發出的“備水通知”,上面的大體內容為:小區有125戶居民從未交過公用電費,經過一段時間的催繳,仍有93戶未交費,現小區已欠費6000元左右。何時停電由供電部門為主,停電后,自來水二次加壓設備及路燈、監控等均停擺,望備好用水。
據居民介紹,自2019年,該小區實施自管自治后,每月每戶交納10元費用,一年120元,一次性交齊,主要用于小區自來水二次加壓泵的公共電費、化糞池清掏和日常衛生。
“其實,大多數居民還是能夠及時交納費用的,所以不能因為一些不交費的居民就連累大家。這么一來,勢必會打擊交費居民的積極性,之后工作更難推動了。”居民李先生認為這樣簡單粗暴的停水做法著實欠妥。而他的看法代表了不少居民的觀點。在小區微信群里,關于此事的議論一直未停。
當日11時20分,記者見到夏經理時,他已交納了小區拖欠的電費,共計4500多元,等待恢復供電。據他介紹,他接管小區后,從2019年至2021年,小區公共電費始終收不齊,期間都是他自己墊付,但3年多時間費用實在不低。今年他催收了幾次也不理想,導致停水事件發生。
針對收費難題,夏經理表示,近期他將集中收取今年每戶每年120元的物業費,同時借助法律武器,起草一份拖欠物業費居民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不能讓交費的居民受牽連。
補交小區公共電費后,園丁小區合閘,恢復供水。
11時35分,夏經理來到小區自來水二次加壓泵房外,操作后合閘成功。經過近20個小時的停水,園丁小區恢復了正常供水。
經過近20個小時的停水,園丁小區恢復了供水。
就這一事件,記者采訪了園丁小區所屬的白山南社區。該社區黨委書記張潔告訴記者,園丁小區分為兩個院,共10棟樓,406戶居民,這些年來一直處于自管自治狀態,也是轄區唯一一個自管自治的小區。“這件事由部分居民拖欠物業費而引起,說明居民和物業管理者間存在一定矛盾。接下來如果雙方仍達不成共識,社區會考慮通過百姓議事廳來持續關注和推進。”她說。(記者 韓潔)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