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白鹡鸰真是個人見人愛的小精靈。天性好動的白鹡鸰,在陸地上總是蹦蹦跳跳不停走動,尾部經常上下左右做有規律地擺動。飛行時呈波浪狀上下起伏,邊飛邊叫,甚是可愛。它們的毛色黑白相間識別度高,民間稱為白顫兒、白描面鳥、點水雀、張飛鳥……
李彥學攝于黑山底水庫
張富元攝于宣化洋河
白鹡鸰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全長約18厘米,翼展31厘米,體重23克,壽命10年。體羽為黑白二色。白鹡鸰主要棲息于河流、湖泊、水庫、水塘等水域岸邊,也棲息于農田、濕草原、沼澤等濕地,有時還棲于水域附近的居民點和公園。在離水較近的耕地、草場等均可見到。白鹡鸰常單獨、成對或呈3-5只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見成10-20只的大群活動。
郭玉山攝于清水河
蘇英華攝于宣化洋河
白鹡鸰以昆蟲為食。覓食時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蟲。遇人則斜著起飛,邊飛邊鳴,聲音清脆響亮。白鹡鸰捕食得主要為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米象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韓福貴攝于清水河
劉玉山攝于宣化洋河
白鹡鸰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頂、洞穴、石縫等處,巢由草莖、細根、樹皮和枯葉構成,巢呈杯狀。每窩產卵通常為5-6枚,但也有每窩少至4枚和多至7枚的,重2-2.6克,灰白色、被淡褐色斑。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14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劉玉山攝于宣化洋河
韓福貴攝于清水河
白鹡鸰是拉脫維亞國鳥,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布。
劉玉山攝于宣化洋河
策劃:張子文
統籌:魏 潔
執行:曹丕業 李小永 荊智坤
海報設計:贠玉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