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秦婧
長城壯、 古堡美、 遠山翠……夏季的張垣大地,風光正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帶來了重大機遇。記者采訪了解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將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與發展后奧運經濟結合起來,加速推進文旅產業發展,全力打造文旅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眺望 “雪如意”、漫步 “冰玉環”、探訪冬奧村……冬奧會已落幕, 在萬眾期待中,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各場館設施將 “變換身份”與游客見面。
據張家口市發改委副主任張作宇介紹,為開發完善冬奧場館賽后延展功能,張家口依托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等場館建設奧林匹克公園,將把部分冬奧運動賽事場地改造為奧運主題博物館,以展示奧運文化、中國文化。同時,利用 “雪如意”等冬奧標志性建筑,建設集觀光休閑、時尚餐飲、購物娛樂、會展演出等功能于一體的冬奧文化集中展示區域。
“此外,我們還將整合冬奧場館周邊山地、森林、草原等資源,利用賽區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優勢, 開發戶外運動項目,打造山地戶外運動公園,實現奧運場館四季持續運營。”張作宇說。
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武殿森 仝輝 攝
體育文化旅游是張家口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近年來,依托域內大海陀國家自然保護區、 桑干河大峽谷、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陽原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景區,張家口積極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風景道建設,布局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 旅居康養、科普探險等業態,著力打造景觀優美、宜居宜游的山水觀光度假旅居走廊。
如今,以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為引領,張家口懷來正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葡萄產業和紅色文旅產業,憑借與北京、天津、內蒙古等地旅游資源的強勢互補,這里,已成為北京周邊一個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亮點。
綠意盎然的太子城小鎮。武殿森 攝
“依托永定河風光、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雞鳴驛、天漠、董存瑞烈士紀念館等當地豐富的資源,我們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精準植入資源稟賦,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 精心打造別致的旅游基地,培樹特色鮮明、聲名遠揚的品牌名片。”懷來縣文旅局局長劉志非說。
西辛堡村緊鄰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隨著前來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村里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早前這里一片荒涼。但自濕地公園建成以來,這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來游玩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家有處老宅院租給一家漁館,一年的租金是4萬元。”村民丁玉霞說。
在張家口宣化桑干河大峽谷旅游景區內,去年新建項目龍嘯飛車今年正式投入運營,在景色綺麗的峽谷間穿梭奔騰,給游客帶來絕美的視覺享受和驚險刺激的感官體驗。二期溫泉水世界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施工, 運營后 “四季游”將更加豐富。
宣化區桑干河大峽谷風景區。陳曉東 梁濤 攝
“現在正值后奧運時代發展黃金期,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進入高潮。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加快建設進程,力爭用5年時間將桑干河大峽谷景區建設為京西北地區獨具特色的國家級AAAAA旅游景區,讓塞外明珠更加璀璨。”張家口桑干河生態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喆說。
記者從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2022年,張家口將通過實施冬奧場館與文化保護傳承“雙利用”、文旅產品與新興產業 “雙升級”、 重點項目與國際品牌 “雙打造”、服務設施與服務質量 “雙提升”、文旅體系與文旅環境 “雙優化” 等十大重點工程57個項目、7項活動,全力推動后冬奧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石家莊 6月6日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