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打造了10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92個集中安置區配套建成產業園區(項目)148個
張家口新聞網訊:“脫貧后我們又發展了赤芍產業,不僅帶動了全村人就業,還輻射到周邊鄉村。”近日,張家口赤城縣樣田鄉小西溝村支書何海軍告訴記者,隨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推進, 全村致富產業更多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村莊面貌更美了。一年來,這樣的可喜變化在張家口隨處可見。在2021年度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中我市進入“好”的等次并位列全省前列。
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我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開展常態化排查,確保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全市農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保障率先實現100%,脫貧群眾醫療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六個一”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組織衛健、教育、醫保等12個監測預警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完善“產業帶、就業幫、金融保、政策兜、急難救、智志扶”幫扶體系。
在打造富民產業中,我市集中打造了10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6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50個高端精品農產品,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和品牌效益。深化“萬企幫萬村”行動,在原村企結對幫扶全覆蓋的基礎上,推動120家幫扶企業與675個村結對幫扶,投入資金2.1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96項,惠及村民1.22萬人。采取培樹勞務品牌輸出就業、鼓勵返鄉創業帶動就業、扶持靈活就業拓展就業、實施技能提升促進就業、用好鄉村公益崗托底就業等舉措推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去年累計25萬余名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
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中,我市聚焦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三項重點工作,按照科學合理、功能完善的標準對新建安置住房進行規劃建設,保障群眾享有便利的公共服務。 在集中安置區周邊建設了一批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 與搬遷群眾勞動能力相契合的產業項目, 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拓展就業崗位,確保安置群眾就近就業、逐步致富。 去年全市92個集中安置區累計配套建成產業園區(項目)148個,讓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搬遷群眾實現就業。(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楊志楠 段燕宏)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