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近年來,張家口市全面推進森林、草原和濕地建設,為“首都兩區”建設厚植傘骨基礎、增添傘屏色彩。
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 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張家口市及承德壩上地區植樹造林項目等重點工程,我市完成營造林1317萬畝, 森林覆蓋率達到50%,建成了以沿冀蒙邊界防風阻沙防護林、沿壩水源涵養防護林、農田牧場防護林網、 沿河沿路防護林、淺山丘陵水保經濟林以及深山區水源涵養防護林為骨干的生態防護體系框架。其中完成冬奧綠化項目87萬畝,對崇禮區全境、張家口到北京所有公路、鐵路、旅游線兩側、重點城鎮和景區周邊等重要區域實施高標準、多層次、多色彩景觀綠化,打造了優良的生態環境。
高質量推進草原生態建設。 完成京津風沙源草地治理項目18.1萬畝,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111.47萬畝;創建河北黃土灣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和河北察汗淖爾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公園面積達到2.2萬畝; 嚴格落實基本草原管理制度, 確保1110.45萬畝基本草原面積不減、質量不降;鞏固壩上地區180萬畝休耕種草成果; 通過持續推進草原修復治理工程,進一步改善了草原植被, 恢復了生態功能,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9.8%; 實現了草原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為構建全市綠色生態屏障做出了貢獻。
持續深化濕地保護和修復。 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退耕還濕2.6萬畝,全市濕地面積增加到348.28萬畝。 爭取項目19個、 資金4208萬元用于濕地公園建設和濕地保護修復,改善了濕地生態功能,提高了生物多樣性。蔚縣壺流河、陽原桑干河和涿鹿桑干河3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申報成功, 新增濕地公園面積7.03萬畝;尚義察汗淖爾、康保康巴諾爾和懷來官廳水庫3個國家級濕地公園通過驗收;康保縣成為全球最大的遺鷗棲息地與繁殖地,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 “中國遺鷗之鄉” 稱號。我市濕地公園總面積、國家濕地公園總數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我市計劃完成營造林106萬畝,持續鞏固壩上地區180萬畝休耕種草成果, 治理退化草原20.7萬畝,積極推進康保康巴諾爾、張北黃蓋淖、沽源閃電河等3個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構建完善林草灌濕復合型生態體系,夯實“首都兩區”建設生態基礎。 (記者 趙彩芬 通訊員 石艷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