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公布首批40個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河北省張家口市、秦皇島市榜上有名,試點周期為2020—2022年。兩年多來,兩市推出了哪些試點舉措?體育消費生態有怎樣的改變?
2022張家口速度輪滑聯賽(翠云山站)
加強政策引導扶持,優化體育消費環境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發揮區位資源優勢,促進體育消費有力增長?張家口市系統研究制約全市體育事業發展、經濟增長的堵點、痛點和短板,印發了《創建“體育之城”十條措施》,從扶持賽事活動、促進場館建設、發展體育產業、保障產業用地、落實稅費優惠、培養體育人才等10個方面為體育發展注入活力;印發了《推進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從營商環境、市場培育、賽事舉辦、資金扶持、宣傳推廣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
為適應線上消費日漸活躍的新趨勢,該市搭建起了“樂冰雪”和“樂動體育”一冬一夏兩個智慧體育平臺。其中,樂冰雪APP截至目前累計下載量超220萬,開通端口超過4500個,銷售金額達1.6億元,已成為該市各大滑雪場和群眾娛雪場重要的冰雪產品售賣渠道。
秦皇島市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做法,立足發揮本地氣候與資源優勢,以突出體育消費為導向,出臺了《關于創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實施意見》,全力營造“一帶(城市體育消費帶)兩線(山一線、海一線)多點”“全域全季全人群”的體育消費新格局。工作中,在培育市民體育消費觀念的同時,他們倡導市場多元辦體,保障體育服務供給,通過打造西沙灘路體育用品特色街、組織開展體育特色店評選、推進奧體中心體育商圈綜合建設、啟用“秦皇島智慧體育”小程序等,不斷優化體育消費環境;攜手54家體育企業舉辦體育消費季系列活動,努力撬動運動健身消費。
夯實體育消費基礎,場館設施增量提質
在秦皇島北戴河區奧林匹克公園里,來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公園內除了籃球場,還有足球場、羽毛球場和適合不同年齡人群健身休閑的配套設施。
打造良好的體育消費生態,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是基礎。2021年,秦皇島市新增529處、2259件體育健身器材;2022年,更新健身設施449處。此外,該市還新建社會足球場44塊;對人民廣場、人民公園等52處公園廣場體育器材進行了改造提升,創造了良好的體育健身條件。海港區北部騎行路線、開發區森林體育公園、北戴河新區恒博華貿網球中心、北戴河新區騎行路線等,更成為這座旅游城市的“體育名片”。
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為契機,張家口市加快推進滑雪場提升改造硬件設施和聯動發展,扎實推進體育惠民工程建設,體育場館不斷增量提質。截至目前,該市建成大型滑雪場9家、室內滑冰館21座、群眾娛雪場(越野滑雪場)37個,崇禮區形成了國內最大的高端優質滑雪場集群;共配置近6萬件健身器材,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3.0平方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22年 7月22日,中國崇禮2022年度體育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暨崇禮168超級越野賽DTC100公里組在崇禮區慶典廣場鳴槍出發。武殿森 攝
拓展體育消費場景,積極發展賽事經濟
今年7月以來,崇禮168國際超級越野賽、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斯巴達勇士賽、崇禮50公里國際山地越野賽等品牌賽事相繼在崇禮舉辦,直接參與人數達13000人,崇禮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日漸豐富的崇禮夏季賽事活動,漸成與冬季滑雪比翼齊飛之勢。
賽事活動是體育消費的重要場景。張家口市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輻射帶動力,致力于構建“專業賽事、城市聯賽、品牌賽事、群眾賽事、小規模賽事”的全季、全項目、全年齡賽事集成體系,通過參與體育人口規模和關注體育人口規模“雙擴大”擴大體育消費。
據了解,張家口市年累計舉辦體育賽事2000余場次。其中,連續5年舉辦的張家口城市聯賽,累計參與人群突破百萬人次,范圍覆蓋京津冀地區,已成為一項品牌賽事。2021年,張家口市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達124.58億元,產業增加值占同期張家口市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1.96%提高到2.20%。
秦皇島市體育局局長肖鳳利介紹,該市持續謀劃組織特色品牌賽事活動,在春季通過舉辦中式臺球國際大師賽、一帶一路國家國際象棋公開賽等打造康養休閑季,夏季則通過舉辦秦皇島國際帆船賽、中國帆船帆板錦標賽等打造帆船體驗季,秋季通過舉辦北戴河鐵人三項賽、昌黎自行車賽等打造戶外運動季,冬季通過舉辦冰雪運動會、冰雪聯賽等打造歡樂冰雪季。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成為牽引該市體育消費的“龍頭”。
其中,秦皇島國際帆船賽、中國帆船帆板錦標賽、國際旅游島帆板大獎賽,以多種形式的海上項目體驗,豐富了該市夏季體育服務供給。2020年“秦皇島帆船季”,參與游客、市民達2萬人次,帶來經濟收益近億元。
深化“體育+”,推動體育消費升級
為促進體育消費提質增效,兩市都提出了“體育+”的融合發展思路。
堅持“體育牽引、文化賦能、旅游帶動”,張家口市整合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沿線的冰雪、溫泉、草原、山水等自然資源和長城文化、邊塞文化、古堡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融入奧運和體育元素,努力打造精品體育文化旅游產品。
“我們連續舉辦了兩屆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活動,以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峰會、京張體育旅游主題展、京張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推介會等為載體,全力打造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名片。”張家口市體育局副局長黃建軍介紹。
他們還通過“賽事+互聯網+物聯網”,將張家口冬奧場館、生態資源等實景生動體現,吸引全國體育、旅游愛好者前來參加相關活動。今年7月張家口市舉辦的“賽游冬奧·云上京張”全國騎行賽,鏈接了全國各地的80個健身場館,10000余名參賽者在云端打卡冬奧場館。
為不斷釋放體育消費潛力,秦皇島市大力發展山地戶外、冰雪運動、海上運動、沙灘運動等項目,以及賽車、臺球、網球、輪滑、馬術等休閑體育項目,推進帆船帆板運動+旅游、沙灘運動+旅游、戶外運動+旅游等深度融合發展,收到明顯成效。
首鋼賽車谷項目,大大撬動了該市賽車表演市場和體育旅游市場;北戴河新區蔚藍海岸帆船航海項目獲批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秦皇島長城雪鄉冰雪體育旅游線路被評為河北省冰雪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河北日報記者陳華)
編輯:鄭雪梅
審核:冀澤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