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士家洗衣機旁放滿粘鼠板
“家里竟出現了老鼠,雖說在鄰居的幫助下消滅了,但直到現在仍然心有余悸。”9月9日,本報記者接到市民印女士反映,自己和鄰居家都發現了老鼠蹤跡。老鼠從哪來的?是否會有傳播疾病風險?帶著印女士的疑問,記者咨詢了市愛衛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提醒,老鼠是很多疾病病原體的宿主或者媒介,通過其排泄物、啃食過的食物,可以直接將疾病傳播給人類,防治鼠害需要物業、居民齊努力。
9月5日22時,家住山語華庭小區某單元五樓的印女士發現家中地漏蓋開了,想到鄰居在微信群提到有老鼠從地漏鉆到家中的信息,她急忙和家人翻找。在找到沙發處時,一道黑影竄了出來。在鄰居的幫助下,他們齊力在陽臺消滅了老鼠。“我把家里地漏、煤氣管道縫隙、洗臉池和水池的下水處都堵起來了,防止老鼠再進來。”印女士表示很困惑:“我請人查看了樓下的下水井,并沒發現老鼠,老鼠是從哪來的?”當天,住在印女士家樓上的郭女士家也發現了老鼠。小區發現老鼠不是第一次。去年,該小區馮女士在收拾柜子的時候,發現了黃豆大小的老鼠糞便。
家中為什么會出現老鼠?記者咨詢了市衛健委愛衛辦綜合科二級主任科員李曉晨。據介紹,垃圾清倒不及時,雜物多的地方都容易滋生老鼠。而且老鼠繁殖能力特別強,一旦出現不及時消殺就容易泛濫。被老鼠污染過的食品,一般主張銷毀。
李曉晨表示,防治鼠患,不僅僅是個人家庭問題,物業也應該配合對整個小區進行全面消殺。同時封堵建筑物地基、墻體的孔洞和縫隙,包括上下水、空調、電路、燃氣等管道孔洞;定期清理居民小區室內外環境中的雜物,清除衛生死角;定期修剪小區綠化帶灌木叢和草坪;定期疏通及清理居民小區內各類下水道、陰溝、污水溝;對老鼠容易出沒的變電房、供電房、地下室、管線間等地方安裝防鼠設施,盡可能排除老鼠成患的可能。(荊麗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