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大力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使農民和市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趨同,加快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笔行姓徟肿鳛槿袑徟母锖驼辗盏那把夭块T,要找準行政審批改革服務在基層的發力點,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快速落地,深化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真正打通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使基層群眾增加獲得感、幸福感,以改革和服務凝聚民心,堅定信心,助力鄉村振興。
當前,全市雖然在助力鄉村振興項目落地,推進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工程項目審批制度落地不夠“實”。在運用“虛擬審批”等新政策新方式上,提升鄉村振興項目審批效率力度還不夠大,缺乏對一些政策的廣泛宣傳,特別是縣區一級對鄉村振興項目的審批服務機制不夠到位,傳統項目審批模式影響了項目落地時效。基層政務服務不夠“優”。市級在一網統管下放審批服務事項上同縣區銜接不暢,協同聯動不足,對鄉村基層治理各類事項沒有形成集成化、協同化、閉環化處置。干部工作作風不夠“硬”。面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和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新形勢,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仍然存在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的等靠思維,創新舉措不多,攻堅克難力度不夠,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和“知行合一”的堅持。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各縣區長任縣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契機,深入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部門主體責任,與縣區行政審批局同頻共振,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弱項,發揮優勢強項,不斷提高鄉村振興項目審批效能,提升基層政務服務能力水平,找準市、縣兩級審批部門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力點,努力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持續在產業項目審批提速增效上發力,開辟“綠色通道”加速項目落地。張家口國泰有限公司建設的綠色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項目。今年2月份,我局對公司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預審,原本審批需要120天的審批周期,最終項目單位從取得不動產權證到取得施工許可僅用時36天,大大壓縮了審批時間,推動了園區項目的快速落地。過去,手續多、來回跑、耗時長,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存在的“堵點”。為了助推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快速落地,我們按照“能放則放、能簡則簡、能快則快”的原則,開辟了虛擬審批、極簡審批兩條“綠色通道”。開通“虛擬審批”綠色通道,就是充分利用土地手續辦理的“等候期”,以虛擬的形式和并聯審批的方式,打破程序約束,進行提前預審,實現土地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齊發”。開通“極簡審批”綠色通道。今年,我們針對投資項目需多頭申請辦理的特點,推出“極簡審批”模式:項目單位僅憑土地出讓合同2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核準,不再進行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審批;亮化工程、供熱計量工程驗收等能改為事中事后監管事項不再納入聯合驗收范圍;將水電氣報裝服務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中心“工改專區”統一受理,同時,創新三項承諾模式,即:實行施工圖“自審承諾制”、質量安全監督備案承諾制、審批部門以施工許可證核發為承諾期限實施“承諾即辦”。如張家口市殼牌綠色氫能一體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從項目立項到開工審批僅用時6個工作日,創下了全市社會投資產業類項目審批最短用時紀錄。如今,虛擬審批、極簡審批打通了政務服務的堵點,讓企業嘗到了機制創新的甜頭,更為我們縱深抓審改打開了局面。截至今年7月份,共通過綠色通道審批鄉村振興審批項目810個、核準項目124個、備案項目691個,總投資達到3657.38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縣區工程項目審批改革和服務的監督指導力度,推動縣區鄉村振興產業項目“綠色通道”的建立完善,確保產業項目“審批時間最短、配套服務最優”。
二是持續在項目服務優化提升上發力,實施“聯企幫扶”主動靠前服務。如何解決鄉村產業項目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政策咨詢、政務審批、執法監管、企業服務等方面的營商環境問題,今年,我們推出“企業即時辦”平臺服務功能,主要依托“幸福張家口”A P P信息化服務平臺的總入口,深度融合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為企業開通線上綠色通道,讓企業訴求能夠直達政府。我局安排“一對一”專人服務,做到即時提交、即時受理、即時交辦、限時督辦、實時反饋,紓解企業難題。截至目前已注冊企業20000余家,平均辦理時長小于24小時。在“企業即時辦”的基礎上,近期我局又組織市、縣兩級同步成立了“企業服務指導中心”,建立65個行業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長效機制,并開展了鄉村振興聯企幫扶服務“一二三四”工作法。即:一張表單,建立全市鄉村振興重點項目電子表單;兩份專報,根據工作需要制作成果專報、問題專報;三重服務,第一級開展現場辦公、上門服務、無假日服務,第二級由局領導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研究“疑難雜癥”,第三級呈報市級主管領導制定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四項機制,建立定期例會、現場辦公、限時辦結、跟蹤督導機制。通過“平臺+中心”集成政策、解讀政策、幫享政策,指導幫助鄉村振興項目實施企業有的放矢,精準發力。如赤城縣北京960康養小鎮二期鄉村振興項目,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通過領導帶頭、科室幫辦與建設企業提前對接,主動服務,了解項目前期手續中存在問題和困難,精簡審批材料,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項目從立項手續到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僅用時106天,較以前項目手續辦理節省了150多天,幫扶服務受到了企業的高度贊揚。
三是持續在基層政務便捷高效上發力,推動“幫辦代辦、接訴即辦”滿足群眾需求。鄉村振興,群眾是主體,政務服務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我局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始終堅持聚焦群眾所思所盼,真正把方便帶給群眾、把復雜留給系統、把高效賦予政府。為此,我們深入開展了“政策找人、服務上門”專項活動,加強全市4043個行政村和302個社區便民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建立完善跨鄉、村政務服務幫辦代辦服務機制,全力解決空心村治理搬遷后群眾辦事“兩頭跑”等問題。在有安置區的村(社區)便民服務站設立幫辦代辦窗口或幫辦代辦服務點,遷入地安置區群眾辦理相關事項時,由服務站幫辦代辦人員通過指導網辦、幫辦代辦等方式無償為村民提供服務,實現更多便民事項“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同時,于去年10月份,我局正式上線了“幸福張家口”A P P,讓群眾“掌上可辦”,主要是對涉及基層企業和群眾的政務事項利用鄉、村網上政務平臺即可辦理,目前,推出全流程網辦事項499項,辦結后同步發放紙質和電子證照。正在進一步拓展“幸福張家口”A P P“一件事一次辦”功能,我們相繼推出了“出生一件事”“身后一件事”“婚育戶一件事”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讓基層企業群眾逐步實現“線下排隊辦”轉化為“線上直接辦”?!坝惺麓?2345熱線”,現如今我市的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已成為群眾的“暖心線”“貼心線”,我們始終做到有求必“應”,有求必“辦”,馬上就“辦”,有效暢通了政府和群眾的互動渠道,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分別達98.70%和99.66%。今年我局又建立了12345與110緊急熱線協調聯動機制,切實提高各類復雜疑難問題的快速處突能力,形成統一高效、部門聯動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同時,為進一步暢通群眾和企業訴求渠道,創新政媒合作新模式,近期又與我市新聞傳媒集團聯合推出“云上12345”網絡直播平臺,幫助基層企業群眾解決政策咨詢、業務轉辦、投訴舉報等一系列問題。
總之,我們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部署,沉到一線抓好落實,親力親為強化執行,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中,主動聚焦審批服務職能,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持續鞏固和提升黨建引領的鄉村治理體系,共同為高水平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出力流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