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馬上就到啦,這可是“冬藏”的關鍵信號,立冬如何養生呢?其實核心就是“藏好陽氣、養足底氣”。
藏好陽氣儲足能量
當立冬的寒氣裹著“萬物閉藏”的信號而來,中醫里的立冬養生,從不是“添件衣服”那么簡單—它是幫身體“藏陽氣、固根本”的關鍵節點,相當于給健康“上一道冬令保險”。
《黃帝內經》講“冬三月,此謂閉藏”,立冬是“閉藏”的起點:此時人體陽氣從“疏泄”轉向“內斂”,代謝變慢、抵抗力易“滑坡”。若此時養不好,不僅秋冬感冒、咳喘、心腦血管問題會找上門,還會影響來年的“正氣”。而做好立冬養生,相當于給身體“儲足能量”,既能扛過寒冬,還能為來年的健康“打底”。
不同體質不同養法
立冬養生不是“千人一方”,立冬養生需按中醫體質“量身定制”,才能真正“補到位、藏得牢”。
陽虛體寒(怕冷、手腳冰涼):溫陽藏氣
吃:優先選“溫而不燥”的食材—比如甘蔗,甘蔗性平補陰,搭配羊肉蘿卜湯(羊肉溫陽、蘿卜消積),避免滋膩。
養:每天睡前用40℃溫水泡腳15分鐘(加3片生姜),重點按揉“涌泉穴”(腳底前1/3處),幫陽氣“扎根”。
陰虛火旺(口干、易上火):潤補防燥
吃:選“潤而不寒”的食養—比如生蔥,蔥性溫通陽,搭配銀耳百合梨湯(潤燥滋陰),忌辛辣。
養:晨起搓“后腰腎俞穴”(雙手搓熱按揉后腰),每次5分鐘,幫陰液內藏。
痰濕體質(身重、易腹脹):健脾化濕
吃:山藥蓮子粥(健脾)、栗子粥(補肺氣+健脾胃),避免肥甘厚味。
養:每天做“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3遍,疏通中焦氣機。
有基礎病(三高、慢阻肺):穩陽固氣
晨起別著急下床(先躺5分鐘再起身),出門必戴圍巾(護住“風府穴”),避免寒邪引發血管收縮。
忌盲目補、過度藏
立冬養生最忌“盲目補、過度藏”—比如陰虛還猛吃羊肉,或是天天宅家不動,反而會讓“閉藏”變成“郁堵”,這相當于給健康“埋隱患”。
補要“平”:別跟風“大補特補”,補而不滯,才符合“閉藏”的溫和節奏。
藏要“動”:“少動形、多動氣”一每天曬太陽 (上午10點曬后背“督脈”) 15分鐘,或是練“太極?云手”5分鐘,讓陽氣“藏而不郁”。
細節“暖”:按古代“授冬衣”的思路,重點護“三暖”—頭暖(戴帽子)、背暖(穿高領)、腳暖(穿棉襪),避免寒邪從“薄弱處”入侵。
對中醫來說,立冬養生的核心是“藏好陽氣,養好根本”—就像農民立冬“貯冬水、積肥”為來年耕種做準備,人體此時的養護,是為春天的“陽氣生發”攢足能量。這個冬天,跟著中醫的節奏“藏好、養好”,不僅能少感冒、少犯老毛病,等來年開春,你會發現身體的“正氣”更足、狀態更好。
(曹曉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