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域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招商引資已成為推動地方發展的關鍵引擎。具體到鄉鎮一級,其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愈發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對于不少鄉鎮來說,如何走穩招商引資這步關鍵“棋”,實現基層發展的一子落而滿盤活,成為一項課題。
記者在萬全區宣平堡鄉采訪時注意到,該鄉創新思路,多管齊下,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資“組合拳”,為全鄉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壓實責任強激勵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支撐,招商是關鍵。招商干部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主力軍”,干部素質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招商工作的整體質效。
“為充分調動各級干部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我們鄉建立了定期召開全鄉招商引資大會的常態化機制。在會上明確將招商引資任務精準壓實到各村書記肩頭,構建起‘人人有責任、個個有壓力’的招商格局。”宣平堡鄉鄉長喬繼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宣平堡鄉創新激勵機制,對積極推薦企業的村書記,無論項目最終是否成功落地,均給予相應獎勵。這一舉措猶如一顆“定心丸”,徹底消除了村書記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投身招商工作。
招商成績單最有說服力:2024年對接項目15個,其中簽約投資額500萬元——1000萬元的項目2個,簽約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項目1個;2025年截至目前共對接項目13個,簽約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個……在激勵政策的推動下,全鄉干部招商熱情空前高漲,上營屯、蔡家莊、舊窯子等村的村書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引薦優質企業。如今,張家口瑞迅農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糧食加工項目、哈爾濱紅腸項目以及張家口迎捷商貿有限公司的雜糧加工項目等均已成功落地,為全鄉產業多元化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以商招商聚合力
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
宣平堡鄉境內機械加工企業多達310余家,這為以商招商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鄉政府緊緊抓住這一資源,定期組織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搭建起政府與企業之間溝通的“連心橋”。
在座談會上,鄉政府認真傾聽企業家的意見和建議,深入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為企業排憂解難。通過一系列貼心服務,不斷優化宣平堡鄉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們切實感受到政府的關懷與支持。
堅持把投資者視為朋友,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良好的營商環境贏得了企業家的信任和認可,他們紛紛化身宣平堡鄉的“招商大使”,積極引薦優質項目。在企業家的大力推動下,張家口懷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酸棗種植基地項目、張家口鄉韻鄉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米粒農莊項目、圣美奇河北種業有限公司種子生產加工科研及配套項目等相繼落地,進一步豐富了全鄉的產業生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增長點。

一站服務顯誠意
曾經,“跑多門”“跑多窗”是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常態,部門間壁壘森嚴,辦事流程如同迷宮,這種碎片化的政務服務模式,不僅消耗行政資源,更成為經濟發展的“軟阻力”。
如何破解“中梗阻”,讓投資者放心投資、安心發展?
宣平堡鄉將“把企業和百姓當家人”理念貫穿于招商引資的全過程,在項目對接、選址、落地以及手續辦理等各個環節,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貼心服務。
從項目初期的對接洽談,鄉政府安排專人跟蹤服務,為企業提供詳細的政策解讀和項目規劃建議;在選址階段,充分考慮企業的生產需求和發展規劃,協調各方資源,為企業提供合適的場地選擇;項目落地過程中,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快審批流程,確保項目能夠順利開工建設;在手續辦理方面,為企業提供全程代辦服務,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
這種真誠真心、細致入微的服務,讓企業家們感受到了宣平堡鄉的誠意和熱情,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好評,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在這里投資興業。“政府的高效服務和真誠態度讓我們堅定了在這里投資發展的信心,從項目選址到手續辦理,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有力支持,真正感受到了‘宣平堡速度’與‘宣平堡溫度’。”圣美奇河北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路璐感慨道。
“通過壓實責任強激勵、以商招商聚合力、一站服務顯誠意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喬繼介紹,下一步工作中,該鄉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生根,為全鄉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的篇章。(郝大釗 邢鵬飛 羅納 許雯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