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觀看大缸發酵(主圖)馬晨攝
圖7:合影留念
圖8:參觀制醋流程
圖9:參觀選料間
圖10:品嘗領取釀造醋
7月19日,本報組織近20組小記者家庭走進位于大境門西側,稍道溝村內的“稍道香韻”手工醋廠,帶領小記者們了解中國距今三千年之久的“醋”文化和歷史,深入了解了“醋”這一傳統調味品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蘊,還親眼目睹了一瓶醋從原料到成品的奇妙蛻變。
活動當天,小記者們一進入醋廠,濃郁醇厚的醋香便撲鼻而來,瞬間點燃了小記者們的好奇心。看到院內的陶瓷大缸,小記者們眼前一亮,紛紛圍在大缸旁,來自原帝達醬醋廠的廠長雷 老師,為小記者們展示了目前大缸內正在釀造醋和醬油的狀態,并讓小記者們利用視覺和嗅覺觀察了醋與醬油釀制時性狀有何不同。來到醋廠的醋文化展廳,雷老師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和實物釀制生產線展示,為小記者們講述了中國醋的悠久歷史。原來,中國釀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為止的三千年前,從最初簡單的發酵技術,到如今成熟多樣的釀造工藝,醋始終貫穿于中華飲食文化的發展進程中,不僅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還在傳統醫學、民俗文化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稍道香韻”手工醋廠傳承的古法釀醋技藝,更是承載著當地數百年的釀造智慧,是對這份古老文化的生動延續。
隨后,小記者們又親眼見證了釀醋的全過程。原來釀制出我們平時吃的一壺醋需要嚴格的原料篩選。將仔細挑選確保每一粒都飽滿無雜質的高粱、玉米、小米等淀粉含量高的谷物原料送入蒸煮設備,經過高溫蒸煮,淀粉充分糊化,才能為后續的發酵做好準備。發酵則是釀醋的核心環節,車間里擺放著一排排巨大的發酵缸,里面裝滿了蒸煮后的原料和特制的曲種。雷老師告訴我們,曲種里富含多種微生物,它們就像一群勤勞的“小工匠”,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將淀粉逐步轉化為酒精,再進一步轉化為醋酸。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細致的觀察,工人師傅們每天都要定時翻醅,確保發酵均勻。發酵完成后,醋醅還要經歷熏焙、淋醋等工序,被賦予其獨特的風味和色澤后,就需要淋醋將醋醅中的醋液分離出來,得到原汁原味的原醋。最后,原醋會被裝入陶缸進行陳釀,在時間的沉淀下,醋的口感會變得更加醇厚,更加濃郁。最后小記者們還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品嘗了陳醋和米醋的味道,感受了它們的性狀和區別。
活動結束后,小記者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他們不僅了解了中國“醋”的文化歷史和釀醋全過程,更被傳統手工藝人的匠心精神所打動,還體驗到了傳統釀造工藝的獨特魅力。(馬晨 楊彩霞 侯東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