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觀皮革制品(主圖)張志琴攝

聆聽金融歷史

觀看“沒奈何”

邊走邊學邊看

6月21日,由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張家口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日報小記者“探尋市級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參觀張家口堡成功舉辦。20名日報小記者走進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的張家口堡,在口皮博物館、金融博物館中穿梭,深入了解堡子里的特色建筑群,以獨特視角揭開這座古城的神秘面紗。
活動當天下午三點半,陽光明媚,小記者們準時在張家口堡游客服務中心集合后,首先來到口皮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的皮草制品、一幅幅詳實的歷史畫卷呈現在眼前。張家口堡景區發展服務中心講解員張露菲從張家口皮草貿易的起源講起,講述了這里如何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北方重要的皮草集散地,“過去,張家口的皮貨遠銷國內外,‘口皮’聲名遠揚。”隨著講解,小記者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皮草交易的繁華盛景。
隨后,小記者們去往金融博物館,途經文昌閣“四門洞”,講解員給孩子們詳細講解了建筑的功能布局、建筑工藝和背后的文化寓意,讓大家對古代建筑智慧贊嘆不已。一路走,一路看,經過李玉璽故居,小記者們來到金融博物館。館內珍藏的古老賬本、銀票,以及復原的錢莊柜臺場景,將張家口昔日作為北方金融中心的輝煌歷史娓娓道來。講解員向小記者們介紹,張家口堡曾匯聚眾多票號、錢莊,是晉商文化的重要傳播地,其金融體系的繁榮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互動采訪環節,小記者們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提出一個個精彩問題。“張家口堡在歷史上經歷過哪些重要事件?”“這些古建筑是如何保護和修繕的?”面對提問,講解員耐心解答,不僅讓小記者們獲得了豐富知識,也鍛煉了他們的采訪能力。
日報小記者“探尋市級研學基地”系列活動是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聯合張家口日報社推出的研學旅游基地宣傳推廣的品牌性示范活動,后續我們將陸續走進全市的其他研學旅游基地,進一步加強對張家口市研學旅游基地的宣傳推廣力度。此次研學活動,小記者們通過實地參觀和互動交流,對張家口堡的歷史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也對家鄉的歷史底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張志琴 閆昊 張璐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