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3年河北省省級生態農場評價結果,我市兩家農業主體獲得“省級生態農場”榮譽稱號,趙玉星一手發展壯大起來的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榜上有名。從5對小兔發家,到現如今建立起專業化現代化的農業生態園區,走綠色生態循環發展之路,帶動周邊11個村莊、627戶脫貧戶端穩“鐵飯碗”,趙玉星深感責任重大。他說,帶領擺脫貧困的鄉親們過上紅火日子,目標越來越清晰,道路越來越明確。
連續7年為鄉親分紅
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滿目青綠,修剪整齊的灌木綠化帶點綴著零星花朵,將占地150畝的園區隔出生態養殖示范區、觀光農業休閑區、中草藥林下生產區、現代農業高科技展示區,漫步園區,不時有員工與趙玉星打著招呼。
兔子養殖車間干凈無異味。
“樊大姐,展大伯身體好些了吧?”趙玉星主動詢問起兔管員樊小梅。樊小梅的公公展桂中年過八旬,曾經是欒莊鄉黃土坡村的貧困戶,以種地為生,年景好時能掙個萬兒八千,趕上大旱還要貼上種子化肥。年歲大了,得了眼病,種地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恰趕上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招人,貧困戶優先,樊小梅便來這當了一名兔管員,每月也拿上了3000多元的固定工資。
“俺爹還是老樣子,領著社里的分紅,過著甜滋滋的日子。”鄉里鄉親,還是叫著名字順口,樊小梅邊工作邊說著。展桂中每年能從合作社里領取600元分紅,夠他零花了。
像樊小梅這樣的脫貧戶子女,園區里還有很多。園區內的觀光農業休閑區,不時有游客前來觀光,美麗的風景、宜人的氣候吸引了北京等地的游客。“這些服務員都是脫貧戶的家里人兒,年輕些的脫貧戶就自己來上班,還能入股分工……”趙玉星說。
趙玉星在生態養殖車間里檢查兔子生長情況。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趙玉星不忘回饋鄉梓,趟出了一條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形成了“市場主導、政府推動、企業運作、園區帶動、農戶養殖、社員加盟”的聯農帶農機制,通過股份合作、訂單養殖、入園創業等形式,為農民打造集中性創業和就業平臺,讓普通農戶和脫貧戶都能參與建設、分享收益,將農戶緊密嵌入到產業發展鏈條中,增加農戶“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收入,促進脫貧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員1117人,其中脫貧戶627戶。自2016年以來,雇用脫貧戶用工30000多人次,通過股金分紅、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合作項目等方式,脫貧戶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1800元。同時,聘請專家培訓160多戶農戶種植藥材,幫助他們每畝增收3500元。
生態養殖變廢為寶
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園區寬大的生態養殖間里,上萬只賽北兔和伊拉兔愉快地進食,耳邊盡是咀嚼草葉的沙沙聲。這里一排排兔舍干凈整潔,綠色的自動喂料盒內不斷有草料補充進來,無需人工操作,這都得益于最為先進的自動控溫系統和自動喂料系統……
趙玉星(中)和技術員一起研究。
趙玉星不時從喂料盒里抓出一把草料聞一聞,搓一搓。“這可不是普通飼料,是‘藥膳’。”趙玉星打趣地說。2016年,他和河北農業大學共同研發中草藥飼料配方,獲得專利,掌握了核心原料,每100斤草料里添加5%的中草藥材,不僅提高了兔肉的營養價值,還加強了免疫力,相當于“藥膳兔”,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看那!技術員都是在那里配比草藥的,大都是大青葉、黃芪、板藍根、金銀花等中藥,根據季節和兔子繁殖情況改良配方。”隨趙玉星視線望去,不遠處,“中草藥膳兔研發中心”幾個大字赫赫生輝,技術員熟練地將中草藥和草料按照配比,加工成中草藥飼料。
微生物“發酵技術”在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里運用地得心應手,這是生態農場中的重要一環。兔子的排泄物直接從兔舍的空隙處掉落進下方的微生物“發酵床”上。通過微生物技術,兔糞發酵成有機肥料,不滋生蚊蠅,不需水沖,地面長期保證干燥,實現了變廢為寶,達到了零污染、零排放。發酵糞可以直接作為生物有機肥,營養元素齊全,能夠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強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實現了生態、綠色、環保的養殖效果。
兔糞里磷、鉀含量高,同樣受到周邊農戶青睞。“磷、鉀高,種出來的蘋果色澤好看,口味香甜,農戶們看到有機兔糞的好處,都搶著買。”不僅如此,趙玉星開辟出一塊地來用兔糞養殖蚯蚓,以魚餌形式售賣。“一斤蚯蚓賣13元到15元不等,利潤很客觀。”
生態農業的難點就在于如何將生態資源高效地循環利用。在合作社的現代農業高科技展示區,趙玉星帶動當地農戶運用全程機械化、節水灌溉等技術,種植有機蘋果和蔬菜,果園內套種中草藥,形成林下經濟,打造立體農業。趙玉星為農戶提供藥材種子和技術,再統一回收,保證了農戶收益,還能把控中草藥的品質,一舉多贏。
小獺兔形成大產業
趙玉星說起兔產業發展來頭頭是道,很難想象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初中沒念完,趙玉星便和父親種起了葡萄。一輩子在土里刨食兒,趙玉星不樂意。機緣巧合下,他看到了一本養殖兔子的薄冊子,便央求父親送給他5對小兔。“養兔子不怕天災,一年能出8、9窩。”誰能想到,偶然的決定改變了趙玉星未來的人生軌跡。
趙玉星從小愛琢磨、敢闖敢拼。一入養兔行業便一門心思的探索研究,用他的話說,養殖兔子就像進了一片汪洋大海,而自己恰好就是一條魚兒。多年來他一邊工作,一邊研究,結合實際潛心研究出了很多實用技術和發明。比如中草藥喂養技術,這項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養殖方法,有效提高了兔子的免疫力,實現了無抗養殖,提高了兔肉口感和兔肉品質,此項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他主導研發的仿野生產箱,解決了北方寒冷地區子兔存活率低的養殖技術中的瓶頸,此項技術也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另外,他借鑒先進地區的發展模式,結合多年養殖經驗,成功探索出了一套的微生物發酵環保高床養兔技術,成功實現了“花園里的養殖基地”這一美好初衷。
做大產業,靠單打獨斗不成氣候。2014年7月,“養兔大戶”趙玉星帶著他的1000多只獺兔和塞北兔,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統一銷售、統一采購原材料,趙玉星擔任理事長。趙玉星探索出了一套可信、可行、可靠、可大為發展的企業理念,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養兔行業向著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又能帶動周邊農民通過養兔產業脫貧致富。2015年,他們又創建了集兔養殖繁育、皮毛加工、肉品美食、中草藥種植、生物發酵于一體的新型循環實體經濟。2019年底,趙玉星轉變思路,研發短保日期的熟肉制品,在去園區里建起了加工廠,將熟肉真空包裝銷往全國各地。2021年起,涿鹿廣義兔業專業合作社分別在經開區和涿鹿縣打造“涿滋味”品牌直營手撕烤兔店,加工環節完全不用色素和添加劑、防腐劑,將綠色食品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我從骨子里就是農民,離不開土地。但也不一樣,我是新農民。如何發展新型農業,帶著大家富起來,是我這輩子要干好的事兒。”站在薰衣草鋪滿的長廊穹頂下,趙玉星眺望剛剛興建的大廠房,目光炯炯而堅定。(河山新聞記者 臧波 通訊員 朱文君)
審核:冀澤民
王 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